普通话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但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确立的。以下是关于普通话由来的详细解释:
雅言、通语和官话:早在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就产生了名为“雅言”的共同语。《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到了汉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通语”。明清时期则被称作“官话”,这是因为它在当时主要作为官方语言使用。12
国语:民国时期,随着国家体制的变化和语言统一的需要,“官话”改称为“国语”,旨在强调其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但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争议和挑战。13
新中国成立后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不采用“国语”这个名称,以避免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最终确定的名称为“普通话”,取其普遍通用的意思。这次会议还确定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标准。23
普通话的定义与规范:“普通话”是一个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一标准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相关法律的确认和保护。23
推广意义: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和维护民族团结。同时,它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3
总结来说,普通话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语言上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