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又称“莺歌”“唱英歌”等;发源于广东省普宁市、潮阳,大概成形于清末民初(1850年左右产生,距今有150年左右);它主要取材于地方戏曲的武生招式、南派武术,田间地头的务农动作;结合潮绣绣成的戏剧服装、潮州大锣鼓的音乐;经过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形成特属于潮汕地区的传统舞蹈。
每逢盛日,各村都会派出英歌舞队进行巡游开路,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英歌舞队员的服饰是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来打扮的。其中最前方的八人身穿戏曲服饰,后队则统一成整齐的黑色、黄色和红色。表演时变化纷繁,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双脚成马蹲档步,提腿向横跃动,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
它能给务农的人们在平时无聊、繁重劳作之外带来一些欢乐,能给过年时节增添热闹的气氛;所以它能一直流传下来,而且它也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在外游子与家乡人的心中;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