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2月26日电 春节后从“过年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一些新兴产业企业稳扎稳打,把精力投入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一些已经站上“风口”的行业龙头企业,俯下身子,将眼光落于细处,从具体小事抓起,精耕细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抠,对关键、薄弱环节下足苦功夫;还有一些曾经陷入困境的企业,痛定思痛,“瘦身”转型,稳住现金流,寻找新机会……
春节假期后,记者在园区、工厂、车间走访发现,这样下苦功夫、真功夫的企业不在少数,他们不摆花架子、不搞假把式,让自己沉潜下来,重新梳理任务、检视项目、调试设备,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真”和“实”上行日日不断之功。
真功夫贵在一个“真”字。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在态度上认真诚恳,方法上不投机、不取巧,认认真真地学,老老实实地做。现实中,一些企业注重短期效益,重显绩而轻潜绩、造“盆景”而荒“田地”,往往是看问题、办事情不够“真”。下真功夫,是要勇于迎难而上,敢于攻坚克难,研究解决影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把精力放在破解痛点、疏通堵点上,厚植自身竞争优势,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真功夫重在下功夫干实事、求实效。创新是企业发展第一动力,我们鼓励企业在不同赛道“弯道超车”立新功,但首先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确保不“翻车”。与其一味猛踩油门开快车,不如专注提升自身“车技”,选好合适的路线,规避路上的风险,认真规划找到“超车”关键点,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通过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累积“小胜”,夯实基础,开辟新道路。
真功夫立足长远,追求的不只是“开门红”,而是“年年红”;强调的不是寄托于速成捷径、止步于眼前红利,而是抓当前、谋长远,舍得花精力、下足苦功夫,项项累积,久久为功。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一家企业,他们从代工厂起步,以技术立身,持续在绿色能源细分领域“打深井”,一步一个脚印,从行业“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如今成长为全球领先、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行业“隐形冠军”。他们始终相信,甘于沉淀,方能致远。
企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周期长,回报慢,急不得,唯有走深向实方能推陈出新、创造转化,需要精耕细作、辛勤培育、逐渐积累方能暴发,只有肯下真功夫,才能练就硬实力。
点赞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