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内涵

用户头像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李文杰发布于:2024-02-17 20:07:5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历史坐标,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进行战略决策的历史依据,也是凝聚社会共识、动员社会力量的历史基础。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就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内涵提供了根本指引。

一 新时代是实现更加平衡充分发展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社会的发展就体现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与转化,历史通常也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时代,决定不同的社会主要任务,赋予不同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了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转化,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也决定了新时代实现更加平衡充分发展的理论内涵。

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硬道理,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经济社会巨变,改变了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但一方面由于历史条件限制,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平衡问题,比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等,都影响着社会的继续健康发展,影响着共享的社会主义原则。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和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也进一步表现出来,发展质量不高也在诸多领域存在。立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主要任务,着眼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状况,还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强弱项、补短板、促升级,把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作为新时代重要的理论内涵和实践遵循。

二 新时代是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的时代

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最初在对资本主义两极对立的批判中,坚持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教条化认识,这种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期建设中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深入,其片面性也日益突凸显出来。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认识。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决定了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中面对突出问题、善抓主要矛盾的方法论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和人民对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变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就成为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最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生产相对落后状况的改变,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总体满足,特别是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继续推动生产力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成果的人民共享、保证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就成为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拼搏奋斗最重要的时代号角。

三 新时代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

人民的需要是历史前进的动力,社会进步总是表现为人民需要的不断满足与产生,人民需要的不断满足与产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先后满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等,随着这些历史需要的不断满足,人民也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美好生活向往”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新的历史需要,这是我们党和人民接续奋斗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敏锐洞察人民需要的新变化,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践行党的性质宗旨,注重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把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美好需要,作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重要业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推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取得了巨大历史成就。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日益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发展最大内生动力,体现了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充分的历史唯物主义自信,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

点赞 (1)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李文杰发布于:2024-02-17 20:08: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论内涵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