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悟

用户头像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吴劲辉发布于:2024-02-19 09:17:08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散文集,共有“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等三十余个章节,主要记述了他在海内外多年讲学和考察的见闻与感悟。也表现了他借山水自然风光寻求文化灵魂与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历史命运与中国文人性格的追求。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我能感受到它的苦涩与艰辛。文化苦旅中的“苦”,其并非体现的余秋雨先生本身旅程的苦,而是一种从古至今,从文人到文物,再到文化所经受的“苦” 。“苦”之于余秋雨先生而言,并不在于身体,而是思想和心灵。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朴实,余秋雨先生写的是风景,但绝不局限于风景,无数的风景描写的背后. 是对文人们的深沉思索,是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他以长远而深沉的眼光,去思索山水背后的人文情怀;他以笔下的文字,来展现中华文化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他以自身深刻的思考,引导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初读余秋雨先生的书,我感受到了他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感受到了他对中华文化深沉的热爱。余秋雨先生的思考是深沉的,也是炽热的,却又在深沉与炽热中夹杂了点微末的“苦”,那是中国文人所经受的“苦”。

       “……同时又逼迫我以最虔诚的形貌投入这个仪式,剥除斯文,剥除参观式的休闲……”,这是作者在一个暴雨天与裴明海先生共游了天一阁的感想。初读时,我瞧着这篇文章更像是作者对天一阁的抱怨,但仔细品读才发现这又是作者于历史文化中向我们透露出了他的审美心理。我没有专门学过美学,或许无法真的体会到这种美好,但余先生通过他的文字向我展示了原来历史也可如此优美,散文随柔和却也可以在字里行间点醒迷失在车水马龙、纸醉金迷世界里的人们。也让我对于从前毫无人知的文化审美有了一二了解。我想:这可能就是余秋雨在追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足迹后写下这些文字的初衷吧。

       读完《文化苦旅》,随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我也于字里行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陶醉于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可字里行间那细微的苦涩,也浸润了我的心头。

       我走这一场苦旅,寻觅的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丰富的是人生的阅历,留存的是苦涩后的余香。文化苦旅,亦是人生之旅,读之、品之,悟生命之奥义,领文化之魅力。

点赞 (1)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杨懿发布于:2024-02-19 12:36:44

《文化苦旅》,大约是余秋雨在读书理论之中引发的对祖国山河的一种向往,在其中所表现的历史苍茫感,对历史古迹和历史人物的身世忧患感源于一种生命的感喟,生命是如此博大,生命又是如此多舛;生命是如此轰轰烈烈,生命以是如此寂寞难奈。余秋雨散文有一种穿不透生命秘密的茫然感,又有一种看透生命的虚无感。人生在世不免向往轰轰烈烈,但回头发现历史一切皆枉然。微小的生命可能留下深刻和启示,伟大的生命也可能留下不尽的遗憾。生命等待启示,历史正在诉说,余秋雨散文设置了这样一种生命的历史空间。思使人睿智、深刻;思使心灵开阔,使灵感汩汩喷发,使艺术的想象奔突倾涌,而真正的思者又必有一颗情感丰润的高尚的心灵。余秋雨就是这样心灵的激情对理性的滋润及其相生相长,成为《文化苦旅》的主要特质。他用富有个人魅力的评议使《文化苦旅》不仅闪烁着理性的光泽又浸渍着艺术想象的激情。如《莫高窟》一文中,他写自己被莫高窟的艺术震撼后的感触,“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力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而莫高窟艺术之神奇又在于“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祖籍,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王国是自由的殿堂。”这清晰美妙的意象已经写活了千年的标本:他止不住心灵被艺术震撼的喜悦,又以捷劲飞扬的节奏释放激情。情感的飞腾与深刻的艺术感悟和生命体验浑圆一体,形成酣畅淋漓,饱满质实的抒情特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刘昊发布于:2024-02-21 00:26:36

    文化苦旅,是一场与灵魂对话的旅途,是对自我的反思和对世界的观照。也是一场对历史记忆的唤醒,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者曾登上古老的城楼,俯瞰着繁华的都市,那是一座古老和现代交织的城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刚开始读时,我甚至误以为他是一本散文,文字中蕴含的感染力甚至能把我带回之前,带回那个束缚着女性的日子。可越往后看越发现书的内容有多广多大,我并不喜欢旅游,可看这本书是真的瞪大双眼,生怕错过一段话,因为他描写的是文化,是古代,是现代,是中国,也是世界。

    尤其喜欢宁古塔那一段,作者几乎完全想象那些被流放的士大夫在发现遗迹时的心情,像深埋地里时,突然接触天上的星星,令人唏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