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文化苦旅》,如果读这本书让我去评价余秋雨是一个怎样的人,就是任何一个人做出一点温暖文化的举动,他都会深深感谢。以前读这本书我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次读来,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批判、遗憾、摧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历史,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其实一次次被触动,被文化触动,被历史触动,被那些创造文化的高贵生命触动,同时也被这些生命所经历的坎坷触动,读到《谢家门孔》这一章,再一次被谢晋导演这个人所触动。我想先简单讲一讲谢晋这位伟大的父亲。
谢晋是拍过无数优质电影的导演,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他与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就是谢衍,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家后代唯一的正常人,那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君子,他的大儿子谢衍,竟先他而去。
他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旋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他做得一手好菜,常常围着白围单、手握锅铲招呼客人,客人可能是好莱坞明星,法国大导演,日本制作人,但最后他总会搓搓手,通过翻译介绍自己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请出,这种毫不掩饰的坦荡,让我百脉俱开,在客人面前,弱智儿子每一个笑容和动作,在谢晋看来都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
我们这一生,对身边的人要求不要太高,包括父母、亲人、朋友、伴侣,我们甚至不能让一些细小的行为做出改变,更何况要改变他人的想法呢,作为一个人,我们常常会偶然间听到身边人对自己的一些做法做出评价,或者是别人输出一些观点,可能时常会欣慰和高兴,但我们也会不认同,会生气,会影响自己,就像我有时对我身边一些亲近人的一些观点是不认同的,但我常常会选择沉默,不会去反驳,因为我深知我们的性格些许不一样,甚至一些观点有时会让我很长时问才能够自愈,我就在想,如果是陌生人的一些不走心的话,我们常常不会在意,偏偏是亲近的人,我们要求他们说话不能伤害到我们,一个给你很多帮助和爱的人你还要要求他们怎么讲话么,当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在想,其实父母和子女之间多数是陪伴,是无法选择的彼此,是平和是包容,是相互成长和彼此扶持,亲人朋友之间是互相照亮,你来我往,共同奔赴,不去计较。我们大多数人是不需要把错乱的精神旋涡,筑成人道主义的圣殿的,我们需要降低对身边人的要求,在一次次的自愈中不伤害亲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