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海洋大学-马婉桐发布于:2024-01-29 19:48:09
读过她的《你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听过她的传说和传记,素来钦慕林徽因的美貌与才情。所以看到书架上作者是她时便果断借来拜读。 在我尚浅的文学认知水平中,这是一本很杂的书,不过可以帮助了解林本人,里面包括追悼徐志摩的文章、专业的建筑讨论的文章、回忆传记、与友人互通的书信以及他人写于梁氏夫妇的书信。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梁氏夫妇对于中国古建筑和建筑发展的贡献,由于我不是专攻建筑方向,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与他二人与亲友的互动间所体现的真挚之情。细琐间,也可读到普通家庭的心酸与无奈、身处战火纷飞年代的艰苦与磨难,也能体会到作为寻常女子的林的细腻的情感、悲悯的情怀。 于建筑认识。 让我影响比较深刻的一篇文章是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从远古时期谈到明国时期。各个时期的建筑,不仅适合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民的需要同时也是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一个出色的建筑作品一定兼具三个价值:实用性、坚固性和美观性,由于时代的发展,过去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建筑物稍显的有些华而不实,比如祭祀用的天坛,但是其美学价值不可估量。建筑材质的使用也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在钢筋混泥土之前主要是木材和石材为主,取之天然,却也更易被天然破坏,所以目前尚存的木制建筑物就显得稀缺可贵。中国古代史是分分合合各朝代不断更替的历史,必然有些建筑会受到战争的破坏,比如秦朝大兴土木修建的阿房宫就被项羽烧毁,以表达对于旧王朝的唾弃。作者有感于这些用劳动人民的幸苦与汗水换来的艺术品就此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但是这不是万事万物自然演变的规律吗?创造和毁灭仿佛一对孪生兄弟,也正是他们的相爱想杀,剩下的遗产才显得尤为难能可贵,毕竟物以稀为贵,况且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从这个角度想来,似乎对于艺术品的毁灭我却更多了些接纳和释怀。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