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为了人民,要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机制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
“小区有人和我抢车位,请速处理。”日前,家住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青龙潭小区的吴女士通过手机里的小程序,在线上报了一起矛盾纠纷。
原来,吴女士将车停在了小区公共车位,邻居张大哥却说该车位他已占用了。两人互不相让,发生争执。德城区网格治理大平台接到情况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单。网格调解员随即赴现场讲法、讲理、讲情。最终事情妥善解决,双方握手言和。
人力和科技相统一,是“枫桥经验”发展到今天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近年来,很多地方和部门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基层治理的方式、手段,着力构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让治理更智能、更高效。
河南省开封市构建多网融合的立体化社会治理监管体系,实现随时随地指挥、调度、核查,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大大提升;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研发“埔法善治e平台”,通过在线调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掌上办、随时办;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搭建“智慧集美”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线上平台,统筹各方资源,及时高效回应群众诉求……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科技手段的应用,既提升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更增强了预警预测预防的能力,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心。
“刘书记,智能防控系统发出火灾预警,地点在曹家大院,请你马上去了解情况,我们随后赶到。”前不久,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公安局中益派出所官田警务室“平安乡村·智惠农家”智能防控系统发出预警信息,值班民警第一时间与辖区坪坝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勇联系。
经现场调查发现,辖区村民曹某家电线短路引燃柴堆。得益于智能防控系统及时预警,相关人员很快赶到,第一时间扑灭了火源,避免造成损失。
从预警、遏制一处隐患,到研判、部署一类问题,很多地方还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辖区治安的总体情况、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一个来自“警方”的电话,让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新桥镇的李女士紧张起来:因担心涉及一起“非常严重”的经济案件,李女士按照对方的提示来到县城一家宾馆“协商解决”。就在她下载了对方提供的APP准备转账时,荣县公安局旭阳派出所民警赶到宾馆,成功阻止了一起电信诈骗的发生。
哪类人群容易被骗,哪个区域警情较多……依托公安大数据应用建设,荣县公安局把防范电信诈骗融入基层治理,推进“天网”建设、“智慧小区”创建,对涉诈重点人员线索快速核查、精准研判,对受骗群众及时提醒劝阻。
如今,类似的智能平台、智能终端被广泛应用。通过对辖区实际情况、各项业务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构建一系列模型,设置一系列指标,加强各类风险隐患动态监测、研判分析,社会矛盾风险预警、指挥调度、闭环处置能力得到切实提升,努力实现从“矛盾不上交”到“矛盾少发生、不发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