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
4.1 我国劳动安全发展概况
2021-06-15
展开
主讲教师:蔡瑞林
责任编辑:温凤浩
共45期
往期节目
- 1.11.1 序言
- 1.21.2 概述
- 1.31.3 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 1.41.4 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新思想与新论断
- 2.12.1 劳动价值观
- 2.22.2 劳动价值观变迁
- 2.32.3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
- 2.42.4 工匠精神
- 2.52.5 大学生劳动能力的构成
- 2.62.6 大学生劳动能力的培育
- 3.13.1 劳动力市场
- 3.23.2 就业与失业
- 3.33.3 劳动关系概念与流派
- 3.43.4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 3.53.5 劳动关系主体
- 3.63.6 劳动关系管理目标和内容
- 4.14.1 我国劳动安全发展概况
- 4.24.2 劳动中的危险与事故
- 4.34.3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 4.44.4 触电事故防范
- 4.54.5 机械事故防范
- 4.64.6 中毒窒息事故防范
- 5.15.1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
- 5.25.2 职业性损害的三级预防
- 5.35.3 体力劳动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 5.45.4 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 5.55.5 职业心理
- 5.65.6 职业紧张
- 5.75.7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监测
- 6.16.1 劳动法发展沿革
- 6.26.2 劳动法律关系
- 6.36.3 劳动风险防范
- 6.46.4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 6.56.5 劳动条件与劳动保护
- 6.66.6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
- 6.76.7 劳动争议诉讼
- 7.17.1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沿革
- 7.27.2 我国劳动社会保障制度
- 7.37.3 老残风险与养老金改革
- 7.47.4 健康风险与健康保障系统
- 7.57.5 职业风险与职业保障制度
- 7.67.6 生存风险与社会救助制度
- 8.18.1 大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挑战
- 8.28.2 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
- 8.38.3 大学劳动教育的总体趋势
简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不仅可以理解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等基础劳动理论,同时也将掌握劳动保障、劳动安全、劳动风险防范等基础劳动技能。
选期
1.1 序言
1.11.2 概述
1.21.3 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1.31.4 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新思想与新论断
1.42.1 劳动价值观
2.12.2 劳动价值观变迁
2.22.3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
2.32.4 工匠精神
2.42.5 大学生劳动能力的构成
2.52.6 大学生劳动能力的培育
2.63.1 劳动力市场
3.13.2 就业与失业
3.23.3 劳动关系概念与流派
3.33.4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3.43.5 劳动关系主体
3.53.6 劳动关系管理目标和内容
3.64.1 我国劳动安全发展概况
4.14.2 劳动中的危险与事故
4.24.3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4.34.4 触电事故防范
4.44.5 机械事故防范
4.54.6 中毒窒息事故防范
4.65.1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
5.15.2 职业性损害的三级预防
5.25.3 体力劳动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5.35.4 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5.45.5 职业心理
5.55.6 职业紧张
5.65.7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与监测
5.76.1 劳动法发展沿革
6.16.2 劳动法律关系
6.26.3 劳动风险防范
6.36.4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6.46.5 劳动条件与劳动保护
6.56.6 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
6.66.7 劳动争议诉讼
6.77.1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沿革
7.17.2 我国劳动社会保障制度
7.27.3 老残风险与养老金改革
7.37.4 健康风险与健康保障系统
7.47.5 职业风险与职业保障制度
7.57.6 生存风险与社会救助制度
7.68.1 大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挑战
8.18.2 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
8.28.3 大学劳动教育的总体趋势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