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机电工程学院“信·中国”第八季第三期:读李世忠给儿子李万君的一封信有感
读到了李世忠给儿子李万君的一封信,我感慨颇多。这封信不仅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寄语,更是一份对职业精神、对工匠精神的深刻诠释。读罢此信,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仿佛看到了中国工业发展背后的那些默默奉献的工匠们。
李世忠在信中写道:“脏或累,活儿总得有人干。”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光鲜亮丽的工作所吸引,而忽视了那些看似平凡却至关重要的岗位。李万君,从一个焊接绿皮火车厕所水箱、饮用水水箱的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这背后,是他对职业的坚守,对技术的执着追求,更是他父亲李世忠那份朴素而深沉的职业观的传承。
李万君的职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87年,年仅19岁的他进入长春客车厂焊接车间工作,面对又苦又累的焊接工作,他也曾有过动摇。然而,在父亲的鼓励下,他选择了坚持。李世忠不仅言语上支持儿子,更用实际行动帮助他成长。他找废料让李万君练习焊接,一天能练掉近300根焊条。这种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深深影响了李万君,也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万君的焊接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能把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而不留一丝痕迹;他能在20米外,从焊接声中精准地判断出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技能,背后是他无数次的练习和钻研。李万君不仅自己技术高超,还积极培养徒弟,将自己的技艺和精神传承下去。如今,“李万君大师工作室”已攻克100多项技术难关,总结出20多项操作法,获得国家专利20多项。他的10多位弟子已获“省首席技师”称号,为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万君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个人的技艺高超,更在于他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在外国技术封锁面前,他一次次试验,参与填补了国内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他的每一次创新,每一次突破,都是对中国高铁事业的巨大推动。李万君说:“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创新和突破,这是中国高铁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句话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所有中国工人的号召。
李世忠的信,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呼唤。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更需要那些能够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工匠。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丰厚的收入,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作为机电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我深受李万君和他的父亲李世忠的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什么是真正的职业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中国的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将积极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份职业的重要性和价值。
李世忠的信,是一封家书,更是一份传承。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工人的坚韧和执着,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无限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牢记这份感动和责任,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