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组张浩川读机电工程学院“信·中国”有感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张浩川发布于:2024-11-21 00:07:22
读机电工程学院“信·中国”第八季第四期:读钱三强写给儿子钱思进的一封家书有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翻开这封 1983 年钱三强先生写给儿子钱思进的家书,仿佛触摸到那个时代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对科研的殷切期望。 彼时,钱思进留学海外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正处于研究工作开启的关键时期。钱三强先生深知研究之路布满荆棘,他以坚定的口吻鼓励儿子,凭借过往克服困难的经验定能战胜眼前的挑战。这让我们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坚韧品质的信任与期待。而强调创新精神以及与国内外师友交流经验,更是为儿子在科研之海指明了航行的方向。在那个信息交流不如现今便捷的年代,这种前瞻性的指引尤为可贵,它揭示了科研探索不应闭门造车,而需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信中提到“做研究工作,是一生的又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不是没有困难的”,这句话表明了科研之路的艰辛与复杂。科学探索往往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当时的中国,科研资源相对匮乏,知识的更新换代也较慢。面对这些困难,钱三强给予了儿子以极大的信心:“你过去还是克服了不少困难,我相信这研究开始阶段的困难,你是能克服的。”这不仅是对儿子经历的认可,更是一种激励,鼓励他在面对新挑战时勇于坚持,坚定信念。 此外,信中提到的“祖国在十二大以后会比较快的复兴和发达起来”也传达了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钱三强身为科学家,自然对国家的发展充满期待。而“十二大”是指198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说,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肩负着实现国家复兴的使命,他们的奋斗与努力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钱思进虽然面临复杂的环境,但他的未来依旧充满希望。 回忆五六十年代“两弹”的黄金时代,钱三强既有着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自豪,更有对未来科技发展浪潮的憧憬。他告诉儿子,到 2000 年其五十岁时将见证并投身百年斗争的洪流,这是一种跨越代际的使命传承。钱三强先生与他父亲那一代人虽有不足却问心无愧的奉献,如同一座灯塔,照亮后辈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他们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将个人的科研抱负融入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从这封家书,我们深切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深沉的爱国之情与高远的格局。他们不仅在科研领域披荆斩棘,更注重对下一代精神的滋养与信念的传递。这封信如同一颗种子,在岁月中生根发芽,让我们领悟到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研究,都应心系祖国大地,以创新为笔、奉献为墨,书写无愧于时代与国家的华章。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唯有秉持爱国之心、砥砺前行,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坚实而璀璨的足迹。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