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组陈雨姝读学院“信·中国”有感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陈雨姝发布于:2024-05-20 12:03:45

邓稼先先生写给杨振宁先生的一封答信篇幅不长,但其中蕴含的深厚爱国主义情感却能跨越时空,带我们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初期,感受那个时代科研工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邓稼先在信中表达了与老友重逢的喜悦,回应了杨振宁的关切,并以毛主席的话共勉,同时进行自我反思。

信中,邓稼先特别强调,美国物理学家寒春并未参与我国任何核武器研制,字里行间展现出他对事实的严谨求证态度,以及作为保密工作者的高度谨慎。这封信的意义不仅在于内容本身,更在于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的历史背景。

在近代,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与“蛮夷之邦”多次交锋中,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为了摆脱困境,中国进行了改革和反抗,在战火中浴火重生。然而,当时的中国并未完全安定,国内百废待兴,基础设施需要从头建设,相关法规亟待完善;国际上,境外势力虎视眈眈,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阵营对立初现。

在这种局势下,唯有增强国防力量,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立稳脚跟,提升社会建设的士气。为此,许多科学家前仆后继,从于敏到邓稼先,从钱学森到朱光亚,从华罗庚到黄昆……他们无私奉献,一心为国,践行着“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的誓言。

今天,我们为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同时也应敬仰那些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正如毛主席所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应当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高举前辈们的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接续奋斗!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