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那年,赵洋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习练武术基本功,随后在课余时间跟随武僧练起了少林拳。
那个岁月,“英雄”几乎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李连杰的《少林寺》万人空巷;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竞相传看;香港武侠电影正处于巅峰时期;《西游记》、《八仙过海》等中国神话剧天天热播;动画译制片《变形金刚》风靡一时。英雄,是每一个男孩的梦。
对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的赵洋来说,英雄梦似乎更近一步:当同龄人只能对照书本自己YY时,他却可以一边演练招式,一边构建自己对武侠世界的系统感知。
在一招一式的操练与深远武学的熏陶中,赵洋渐渐痴迷上了中国传统文化。武侠小说里仗剑走天下的大侠,神话故事中降妖除魔的神仙,以及中国文化里永远绕不开的儒释道的思想,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他难以割舍的情结,也让他对真正的超级英雄有了新的认知。
在他的诠释里,中国的超级英雄应该具备这些标签:武侠高手,儒释道精神继承,先天神话的延续,科幻超能力加持——基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集杨过、哪吒与蜘蛛侠于一体的大英雄。
据赵洋说,对武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的求学与职业方向:先后取得了清华大学·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硕士学位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方向艺术学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奥组委竞赛外联主管,策划运营过广州亚运会与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担任过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制片人,尤其让他自豪的是,他曾作为骨干加入过“秒杀所有4A公司的神秘创意团队”——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等几乎国内所有大型活动幕后策划、运营执行的团队 。
2014年,已过而立之年的赵洋碰上了红红火火的内容创业大潮,自小不安分的他动了创业的心思。很快,他在一次进修中邂逅了几位朋友,一拍即合,成立匠星,并立誓要打造极具中国独特文化基因的超级英雄IP。
赵洋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且不说打造爆款IP难而又难,仅仅是大众对“超级英雄”先入为主的固有印象就很难被打破——在观众心中,仿佛只有美国漫威的钢铁侠与美国队长之类才算得上超级英雄,中国最接近的也不过就是早已被过度开发的孙悟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