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玉龙发布于:2023-11-17 14:39:36
跨学科非遗美育课程融合的立体系统构建 “后减负时代”下美育生态平衡的新变化,问题导向:内容、形式、教法-素质教育导向(多学科课程融汇)-美育为导向,课程内容融合的三个核心问题-知识转化+文化传承+减负增质,历史、物理等多学科融合输出科普美育课程,从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人自我成长层面,重塑美育的生态价值取向。 人文知识素养与美育课程融合的辩证统一 以个性化、开放化、智慧化为特征的课程需求;以点带面(形式),“格物致知”(内容)课程思路:非遗+美育:器物串联多学科知识背景(卯榫、刚与柔、轻与重、浓与淡、长与短、正与邪、虚与实、黑与白等等艺术规律),实践互动场景为主要形式。精品化、多元化、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分析、云技术、终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AR、VR等)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一课一专题开发模式。大中小学美育立体结构的一体化建设。 地域属性的特色非遗美育课程生态特性 跨学科、跨领域、跨学段、跨时空地域特色非遗美育课程课程建构:实践美-非遗美育的首要特征解析-审美与实践融合统一(泥塑、面塑、年画、石刻、刺绣、布染、剪纸、绘画);生态美-非遗美育的显著特征解析-材料与意识的融合统一(面、泥、石、布、纸、节气与生肖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乡土美-非遗美育的文化内涵解析-天时地利人和+和谐美好愿望。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