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中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又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在欣赏时,不仅可以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还可以探讨诗词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创作背景: 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 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诗句释义 无边无际的树木在秋风中树叶飒飒落下,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而来。
物理原理 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江水从地势高的地方像地势低的地方流动都是因为受到了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的作用。重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人类很早就用重力来度量物体受力的大小。弹簧出现前,秤就是人类用来比较物体重量的工具;弹簧出现后,又使用弹簧秤来称重量,同一物体的重力在地面附近的空间里变化甚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视为常数,这就是把重力用作量力单位的方便之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创作背景: 该诗有“以孤篇压倒全唐〞 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句释义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物理原理 海潮的形成,都源于月球和太阳处于地球不同位置时对地球万有引力作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的一种吸引作用,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间)的结果,因而引发地表海水有规律地潮涨潮落。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更大,因此月球对潮汐的影响更加显著。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引力会使得海水向月球的方向被吸引,同时使得地球上远离月球的一侧的海水也发生向外的偏移。这种引力和惯性力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海洋的潮汐现象。当月球处于地球的近侧或远侧时,引力最大,海洋的水位就会上升。这种现象称为涨潮。当月球处于地球的两侧时,引力最小,海洋的水位就会下降,这种现象成为退潮。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