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更容易发生猝死?
WHO对猝死做了如下定义: 平日里身体健康或看起来健康的人,在意想不到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猝死的发生,多与加班、过劳、熬夜、抽烟、喝酒等因素有关。
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心源性猝死者占到了非事故突发性死亡者的80%以上。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和剧烈运动等。猝死在出生后6个月,30~63岁为两个高峰期。
此外,中青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升高,不少中青年人心脏很可能很早就出现了问题,但自己不知道。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依然加班熬夜、过度劳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同给本来已经虚弱的心脏施以重拳。这些高危人群往往是一些平时看似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由于他们不像老年人那样重视疾病的信号,平时也很少进行用药、检查等健康维护,因此比老年人更易被猝死“垂青”
除了心脏病,这些诱因也可增加猝死风险,如: 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毒、电击、溺水等均可引起心脏猝死。此外,猝死常见诱因还包括: 精神因素、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轻微外力作用、感染、过热过冷等超过50%的死因:“太激动”、“太劳累”。其中,情绪激动占26%,过度劳累占25%,需格外重视。
猝死前有哪些征兆?
常见症状:突然发作、休息睡眠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突然发作、休息睡眠中、呕吐。
虽然有些猝死前没有什么明显的异常情况发生,但大部分人往往有心悸、烦躁、心前区不适、心前区疼痛,只是平时没有引起注意,这正是猝死的危险所在。不少人看来很健康,有的人心脏感觉不舒服不知道上医院,而是认为可能是最近几天太累了或者吃的不舒服等等,由此导致悲剧的发生。
猝死前最典型症状是心前区、胸骨后持续3至10分钟不等的一种压迫性绞痛,可以伴有向左上肢放射痛,如果超过20~30分钟,往往提示心肌坏死。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胃疼、背疼,牙痛、心悸、胸闷、头痛、眩晕、呕吐等。
猝死抢救关键: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如何预防“猝死”?
1、提倡早睡早起,减少夜生活
2、定时用餐,不吃零食;
3.避免紧张的连续工作或过度游乐,注意应有短暂的休息;
4、交替使用人体的各个部位是消除疲劳的一个良方。如左撇子休息时多用右侧肢体,脑力劳动者休息时宜多活动肢体和颈腰部,而体力活动过多后宜多用脑;
5.转移注意力,释放和忘却疲劳与烦恼。下班(或下课后)可选择一种与工作无关,既能放松又有兴趣的活动,如听音乐、跳舞或游泳,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定期体检,如发现存在某种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应及时加以干预或治疗。
6、心理调节。在平日的生活工作中,保持充沛的精力与愉快的心情,在工作间隙舒缓压力,让紧绷的神经得到休息。
7、饮食补充。不贪图方便长期食用方便速食食品注意营养搭配及摄取量,按时进食以保证足够的体力。
8、规范用药。有的人在体力不济时习惯用药物提神,长此以往则会对身体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规格服用
9、适当健身。在工作之余进行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及体力,是应对过劳死的方法之一。
点赞 (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