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具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后免疫性四大特征。
一、法定传染病分为三类,分别是甲类、乙类、丙类,共40种。
甲类传染病有鼠疫、霍乱2种;
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7种。;
丙类传染病有风疹、麻风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种。
二、传染病主要五大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aerosol state)中,易感者吸入时获得感染,如麻疹、白喉、结核病、禽流感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
2.消化道传播。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于进食时获得感染,如伤寒、细菌性疾和霍乱等。
3.接触传播。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时获得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伤口被污染,有可能患破伤风。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也有可能获得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不洁性接触(包括同性恋、多个性伴侣的异性恋及商业性行为)可传播 HIVHBVHCV、梅毒螺旋体、淋病奈瑟菌等。
4. 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如按蚊、人虱、鼠蚤、白岭、硬婢和恙蛾等,于叮咬时把病原体传给易感者,可分别引起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莱姆病和盖虫病等。根据节肢动物的生活习性,往往有严格的季节性,有些病例还与感染者的职业及地区相关。
5.血液、体液传播 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等传播,如疟疾、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工作中人为造成的某些传染病的传播。一类是指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检验措施时,由于所用器械受医护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的手污染而引起的传播,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另一类是药品或生物制品受污染而引起的传播,如输注因子证引起的艾滋病。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