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用户头像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陈雪龙发布于:2023-06-11 14:15:33
*总书记这次内蒙古之行,历时四天,两地调研、两次开会。在黄河逶迤而过的巴彦淖尔,6日下午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总书记评价“具有标志性意义”。   巴彦淖尔位于“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千百年来,林在较量沙,水在滋养田,日升日落,繁衍生息。   把镜头拉长。中国版图上,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的万里风沙带,正是中国荒漠化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攻坚克难之地。   “三北”工程始于改革开放那一年,立志化“万里风沙”为“绿色长城”。披荆斩棘四十五载,*总书记深入调研后作出论断:   “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特别是‘三北’等工程建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极富远见的,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芒种时节。《周礼》曰:“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座谈会事关“泽草”,亦是全局之计、国家之策。“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它为占中国陆域国土面积近一半的三北地区,种下新的希望。   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座谈会上,*总书记明方向、谋思路、作部署,发出了“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国之大者”,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    “一张蓝图”里的“国之大者”   “国之大者”关乎长远。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看见多远的过去,才可能预见多远的未来。   生态问题,考验的是历史眼光。   时时放心不下,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三次来内蒙古考察调研。每次,都会讲到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这一次,他再次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   调研,座谈,这一主题贯穿始终。   5日,自北京抵达巴彦淖尔,先去乌梁素海,看水;再到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看田。   6日,到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看林;随后前往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看渠。   当日下午,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召开,来自三北地区6个省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会。   7日,*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深入中环产业园,看绿色转型、创新发展。   8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重点强调的工作里,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仍是“首要”和“导向”。   一路上,目光所及,黄与绿交织着、也较量着。翱翔的鸟、盐碱地改良后长出的苗、扎根沙地坚韧挺拔的树,还有引黄灌溉渠织成的网……无不讲述着这块土地昨天经历的,和今天正在发生的。   一叶知秋。三北大地的每一天是古老的,也是崭新的。   古时沃野千里,草原肥美。   曾几何时,人口剧增、掠夺式开发的喧嚣声,气候变迁、沙尘漫天的呼啸声,渐渐多了。绿色褪去,黄色接踵席卷,土地沙化,沟壑纵横。   上世纪70年代,三北的模样,令人忧心。   “三北”工程开始实施的1978年,正值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只争朝夕的时代大潮下,党中央却极富战略定力和历史远见地将目光锁定至下个世纪的2050年,擘画了一个跨度73年的宏大工程。   这一工程,囊括了三北地区13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的725个县,总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   时间之长、地域之广、难度之巨、决心之坚,世界罕见!   新华林场,*总书记走进正在治理的沙地,久久端详着那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栽种的树。根深扎沙地、叶望向苍穹。总书记颇为感慨:“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领导下才能干成。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   “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沉甸甸的承诺,在新时代中国*人的肩头扛着。   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立志于千秋伟业的大党,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魄力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孕育形成并指导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循着总书记足迹,看三北。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防沙治沙始终牵挂在心。   这次考察的乌梁素海,*总书记也一直惦念着。2021年全国两会,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总书记说:“乌梁素海我作过多次批示。现在看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还要久久为功。”   久久为功,这是中国*人的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时间的流淌里沉淀出大党大国的远见担当。   三北的模样变了,蓝天、碧水、绿地,触目可见、触手可感。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溯往昔、看今朝,*总书记语重心长:“搞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对得起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下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所交代。对大自然我们要有敬畏感,要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件事抓好,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一盘大棋”里的系统观念   “这件事不能歇脚,不能松懈。”考察时,*总书记将防沙治沙比喻成“滚石上山”,“稍不留意大石头就滚了下来”。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这里,防沙治沙面临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等重重关卡。干旱少雨、生态灾难频发等,使防沙治沙难上加难。   45年*蓝缕,工程建设进入到“啃硬骨头”阶段。“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总书记告诫,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锚定2050年,深耕2021—2030年。“一盘大棋”,运筹帷幄。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73年的宏阔规划已过半程,这10年,向沙漠深处挺进,注定关键,也必定“难啃”。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总书记的系统观念,映射的是“一盘大棋”的全局观,也牵引“以点带面”的方法论。   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从地图上看,拔掉这几个深黄的点,就能串联起一段段青绿的线,“三北”工程也将因此贯通更加完整而厚重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功能完备、牢不可破”,这是*总书记对2030年“三北”工程的期冀,也是系统观念下找准要害、以点破题方能实现的目标。   系统观念,还体现在动态平衡的把握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十年的水利建设,在河套平原上印刻下如人体血脉般延展扩散的7级灌排体系。   从横贯平原的总干渠,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几掌宽的毛细沟渠,7级灌排体系之下,自然之力终能“为我所用”。   “开渠的人,千古留名、青史留名啊!”总书记对这个辟开荒漠、润泽沃野的灌溉系统赞叹不已。   时间不会停滞,治理河套只有进行时。   “下一步还要做什么建设?”总书记的询问将视野引向未来。   听到“现代化改造”的答复,总书记叮嘱:一是“量入为出”规划投资,二是“多元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在新华林场,杨树、旱柳、柽柳,有些树种需要更新。   总书记叮嘱:“荒漠生态系统天生脆弱,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不能在不适宜的地方改造沙漠,也不能观望、畏手畏脚。有些沙漠改不好、改不了,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叮嘱里,浸润着统筹平衡的哲思,延展着总揽全局的视野。   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一字之添,却是系统观念的深刻诠释、“六个必须坚持”的理念精华。   此行考察的乌梁素海,就是明证。   展板前,当地负责同志向总书记报告了治理思路之变:最初“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遵循总书记的系统治理观念,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放在一起统筹考虑,格局和效果明显改观。   接纳了河套地区九成以上农田排水的乌梁素海,曾经芦苇泛滥、黄藻密布,“病”得不轻。如今,未到岸边,已闻鸟语,行至湖畔,更见鱼翔。“塞外明珠”,再放异彩。   观棋,心有全局;落子,精细布局。   上世纪70年代末,风沙危害严重,为了绿起来,有什么树就种什么树,往往十树七枯。现在,宜乔则乔,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沙则沙,精准防沙治沙。   “要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进一步谈到科学精准配置的问题:   “我们现在规划生态保护区,有的是经济发展区,有的是农耕区,林地草原都在规划,都要把它明确下来,这个过程中不要简单化,要考虑千差万别的情况,要辩证看待,因地制宜,统筹考虑。”   “三北”工程,东西绵延4400多公里,放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考量,它的意义则更加宏阔。   理国如张瑟,从来都是弦弦相系、韵韵相叠。   这片天空下,国家战略灿若星辰。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重大战略的基底,恰是生态。而“三北”工程,是国家生态修复的主阵地。   世界维度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共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功能,“三北”工程无法估量的立体生态价值,成为“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底座。    “三北精神”里的久久为功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总书记曾在一次考察中谈到古老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的不屈服、不畏惧。   人与沙的角力,亦是漫漫征途。   黄沙与绿荫的抗衡,是空间的交锋,更是精神的对垒。   座谈会上,总书记讲起他见过的那些用一辈子去坚守的治沙人:宁夏“治沙英雄”王有德,甘肃八步*场“六老汉”,塞罕坝林场望海楼的护林员夫妇……   他们的身影,汇入三北大地,平凡而坚毅。中国造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肩扛、手挖,在防沙治沙这个世界级难题前,三北人誓用白发换绿洲。无数双长满老茧的手、无数张晒得黝黑的脸,“一茬接着一茬,前赴后继地干”,久久为功,终将滴水穿石,终会黄沙染绿。   一路走来,调研、思索、启迪,*总书记时常感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在新华林场,负责人指着沙地里成堆的小颗粒介绍说:“这叫‘苦豆子’,老农民一看,就知道沙地正在土壤化,今后可以在这里种庄稼了。”   总书记指出:“这是人民群众在艰苦环境下,不畏难的探索精神。”   在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总书记一边看沙盘,一边详细了解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河套灌区两千多年的灌溉史。   治理江河是农耕文明的重任。在黄河南北改道的历程中孕育发展,河套灌区拥在阴山山脉的臂弯里,始于秦汉,“引河溉田,得自然之力”,汉“屯垦戍边”,唐“筑城固边”,清“雁行耕地”,再从清朝到民国,“走西口”的乡亲们垦田修渠,赓续着灌区繁茂。   因一度是没有闸门控制的自流引水,灌区“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下决心破解难题,建造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万里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枢纽,由此落成。新生共和国的千万建设者们,用低沉浑厚的号子声,汇聚成水利建设史上的大合唱。   时间又过去了一甲子。沙盘前,*总书记仔细端详7级灌排体系。总干渠纵贯灌区,毛细血管般的支渠深入农田,每个毛细血管上的水位、流量都清晰标注出来。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陈雪龙发布于:2023-06-11 14:15:50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次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通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