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

用户头像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郭靖发布于:2023-05-31 17:59:23
1876年,马克思积极支持恩格斯撰写《反杜林论》,他不仅赞同恩格斯阐述的理论观点,还亲自撰写了部分内容。 *同志1937年在抗大讲哲学时写有《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其中第二章第十一节和第三章第一节分别为《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最初版本,占全本一半以上篇幅。中图为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出版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封面,上面有*的毛笔签名。 ① 《新时代》杂志1886年第4年卷第4期上刊登的恩格斯撰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左上) ②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手稿片段(左下) ③ 1888年出版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的扉页(右) 哲学星空群星灿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中最明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本改变了哲学与时代、哲学与实践、哲学与革命、哲学与人民的关系,终结了思辨哲学的统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哲学世界中的变革,更是变革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改变了哲学与哲学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不是沙漠里的高僧,也不是喜欢闭门孤寂沉醉于自我直观的“高人”,而是投身时代洪流的思维着的哲学战士。 中国*从创立的时候起就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同志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哲学。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纯哲学的避风港。自它产生以来就不断引发争论,其中既有政治性的,也有学术性的,至今依然如此。哲学是智慧之学。我们要想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大智慧,就必须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培养理论判断力、辨别力和思考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要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直接地这样称谓自己的哲学,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名称的根据,因为在他们的著作中到处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光辉。 一种哲学的名称很少由创造者自己提出,而大多是由后人根据他们的思想定名的。列宁在《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中曾向主张马赫主义的人质问:“报告人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如果承认,那么为什么马赫主义者把他们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修正’叫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还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连在一起,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他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特别坚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列宁的这一论述特意强调了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哲学的“辩证”属性和“历史”属性,并以此作为与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 从形成过程来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有复杂性;但从思想逻辑来看,二者的关系是明了的,它们相互支撑,相互贯通。如果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则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不可能单独存在,因为在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不可能建立历史唯物主义;反之,如果离开历史唯物主义,则旧唯物主义不可能上升为辩证唯物主义。因此,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命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全正确的。它真实地表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著作中始终坚持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无论在自然观还是历史观上,他们都反对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关于旧唯物主义三个缺点的论述,明确地表达了这个观点。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国*人一直公开而正式地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的重要性做了最科学也最集中的论述,而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直接把“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称为“共产主义者”。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有“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专节,*著有《实践论》,而中国改革开放则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作为思想解放的先声。可以说,没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不重视实践观点的,决不能把坚持实践观点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有的观点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世界物质性原理是没有意义的旧哲学命题,因为在人的实践中,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物质与意识已融为一体,不必分也不可能分清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这种观点对世界的看法,就如黑夜观牛,黑成一片,根本分不清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如果这样,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将被推翻或被重新改写了。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真正弄清楚哲学基本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又不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犹如牵牛不牵“牛鼻子”。可是,如果认为在人的意识之外不存在客观物质世界,物质与意识不存在第一性和第二性之分,人与世界不存在主体与客体之分,那么,哪有什么哲学基本问题呢?其实,世界物质性是关于世界客观性的总体性观点,也是我们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世界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不是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和人的实践,而是人的存在和实践依赖于世界。没有人,可以有世界;但没有世界,决不会有人和人的实践。自从世界有了人,人在实践中以自我与对象构成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构成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人的实践是对象化活动,必须有实践着的对象,它不是打太极拳,可以自己独自一人比划。 不存在没有对象的实践活动。任何一种实践活动形式,包括生产实践、政治实践、科学实验,都有对象。而对象必须是不依存于自我的客观存在物。中国人把谈恋爱叫找对象,没有对象不可能谈恋爱。这是常识。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曾揶揄唯心主义者,说即使他们不愿意相信客观世界的存在,那么“爱情”也会迫使他们相信自己身外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哲学基本问题是不能否定的。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是不能否定的。不应该把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混同于主客体的*、主客体的绝对对立。前者是客观事实,是哲学基本问题产生的依据;后者则是一种错误的哲学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主张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的统一论,反对主客体无区别论和绝对对立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重视哲学基本问题,并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处理物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回答,属于科学判断,而非价值判断。并不是说一切唯物主义都好,一切唯心主义都坏。提出哲学基本问题,提出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标准的是恩格斯,但他从来没有简单把唯心主义等同于反动,把唯物主义等同于进步。恩格斯曾经赞扬黑格尔的哲学贡献,而批判机械唯物主义和德国庸俗唯物主义。列宁也曾经说过,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简单地认为唯心主义代表反动、唯物主义代表进步,这是原苏联哲学家日丹诺夫的错误,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恩格斯为什么要肯定某些唯心主义者的贡献,批判某些机械唯物主义者的错误呢?因为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世界同样既是物质世界,也包括精神世界。只有肉体而无精神,就不成其为人;只有物质世界而无精神世界,这也不是人类的世界。当精神属于活动着的人类主体时,它表现为支配人活动的精神和思想,表现为现实的心理和思维;当它凝结为社会结构组成部分时,表现为文化和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态。只要物质而不要精神,不行;只要精神而不要物质,同样不行。我们必须弄清楚应该在什么意义上赞同唯物主义,在什么意义上批判唯心主义,在什么意义上赞扬聪明的唯心主义,在什么意义上批判愚蠢的唯物主义。在世界客观性问题上,在物质和意识第一性、第二性之分问题上,我们主张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精神不是世界的本体,如果精神是世界本体,那我们的世界就不是客观世界,而是相由心生的虚幻世界;在这个世界面前,人的活动和科学研究根本不可能,因为它不是作为客观对象的物质世界。因此,在物质与意识第一性、第二性之分的问题上,我们反对唯心主义,因为,如果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源,那么,精神的产生就是不可理解的。精神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它不是产生于无,也不可能依附于无。精神的产生必须有本有源,它的存在必须有物质的载体。但精神和意识具有反作用,具有能动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肯定某些唯心主义者的合理思想。 有些学者总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不如唯心主义哲学那样玄妙有嚼头。其实,真理从来是朴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大海,浅者见其浅,因为他站在岸上只能看到表面;深者知其深,因为他跳到大海里。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大智慧,不能浅尝辄止,必须深入、深入、再深入。 二、要坚持马克思在历史观中的变革,反对各种错误的历史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对历史观的变革,这是恩格斯提出来的,他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马克思“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变革的核心,就是关于“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的发现。马克思根本扭转了以往一切历史唯心主义从思想中、从政治变动中寻找历史变动最终原因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与之根本不同的历史观。 我们说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的根本变革,并不是否认历史上某些思想家在历史观领域取得的成就。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产生之前,在中外思想史上都曾包含有历史观上的合理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例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以及史记《货殖列传》中的经济思想,等等;西方资本主义时代的一些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也谈到过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但真正在社会历史观中实现变革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它不是停留在现象层面,也不只是论述某些因素,而是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和“序言”中,在恩格斯晚年著作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等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对社会形态变化的规律和动力、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人民群众与杰出个人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律性论述。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时,我们一定要掌握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承认不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学术问题;不承认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成立。 历史规律是客观的。在社会生活中,凡是阶级社会必然存在阶级斗争;凡是生产关系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就迟早会发生变革生产关系的革命;凡是工业化过程,必然表现为农民不断转化为工人,农村缩小、城市扩大的过程;凡是城市化过程,都必然会发生住房不断拆迁,城市中心高楼化,相对贫困人口边缘化;凡是过量印发纸币,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无论美国如何强大和富有,并握有印钞票的权力,但只要不断量化宽松印纸币,同样会导致通货膨胀,并向世界输出通货膨胀。美联储也无法废除这条规律。历史规律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废除的。一个国家可以废除许多条法律,但不可能废除任何一条社会规律。人可以利用规律,但必须首先认识和服从规律。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反对种种错误的历史观点。要反对以重写历史之名,污蔑英雄人物的历史虚无主义。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崇敬自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任意贬低自己民族的英雄人物,是民族的自我损毁。鲁迅曾指诽谤者为叮在战士身体上的“苍蝇”。 要区别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论和“历史决定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使用过“历史决定论”的提法,但他们承认在社会结构或历史发展过程,在诸多因素中会有一种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说到底就是在历史中发现这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马克思说过,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郭靖发布于:2023-05-31 17:59:4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原理,而与时俱进、创造性、科学与价值的统一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性,在学习时都必须特别重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