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兼具活力与秩序的社会氛围,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秩序,可以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助力美好生活的达成。创建心态治理的中国范式,可以在不断实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为推进全球善治持续创造新的更大贡献。 心态治理体现出中国之治的基本逻辑 心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心态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心态治理是特定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依据其主导价值理念,对影响国家意志实现和社会秩序缔结的社会心态进行治理的全过程。这一治理是治理目的、治理手段和治理对象的三重合一:既要把社会心态作为国家治理的对象,也要通过心态治理来推进国家治理,其主要目的在于以心态和谐促成社会和谐、以心态活力增进社会活力。正确把握并运用这种三重性,才能把握心态治理的基本特征。 心态治理的三重性首先源自中国之治的基本逻辑。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观,其社会治理体系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此过程中,问道、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将社会心态作为洞悉民心向背、推进改革措施、判断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最大限度使治理过程近民心、察民情、纳民意,“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治理闭环,使中国之治能够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活力。因此,心态治理是顺应心态与改造心态的统一,是改造对象与改造手段的统一,是愿景激励与过程实现的统一,从而实现人民意志与国家意志的根本统一,并由此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与发展动力。 心态治理的三重性与社会心态的自身属性密切相关。在构成上,社会心态是情绪、认知、价值观与行动倾向的复合体,是社会成员关于社会现实的综合感受。但情绪、认知、价值观和行动倾向这些组成部分之间并非时时契合,而是存在情绪失控、认知失调、价值失位、行动失序等情况。在功能上,社会心态既有受社会存在决定的客观性,也有受主观因素调节的能动性;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事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事实;既可成为社会发展的推进剂,也可成为社会前进的阻碍力。因此,治理主体对社会心态不能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需将其作为治理对象进行疏导和转化,促进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抑制消极功能并彰显积极功能。这就使得心态治理必然体现出“通过心态治理心态,从而实现心态和谐”的目的、对象与手段的动态统一性。 心态治理需在主流价值引领下汇聚治理要素 心态治理需要汇聚不同的治理要素达成善治。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路径推进。 重视价值引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心态是行动的催化剂,但这种先导与催化作用都离不开正确价值理念的指引。只有正确的思想、有益的心态,才能发挥建成美好社会的积极作用。心态治理首先要坚持中国人民自己的价值判断,建立自身尺度并以之衡量治理成效,而不是盲目依据所谓的国际指标来评判中国事实。这决定了心态治理并不是一门标榜纯粹理性和价值中立的技术科学或行为科学,它并不避讳价值观的改造,强调通过共享心态的凝聚而塑造共同体意识,从而形成价值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行为的彼此契合和双向支撑。 明确治理定位。心态治理渗透于国家治理的全领域,又突出体现在社会治理领域。社会心态具有“变动不居”的流动性,由某一问题或某一领域产生的负性心态往往会弥散至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从而恶化整个社会氛围。从根本上讲,心态治理必然渗透于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全过程,需置身于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宏大语境才能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但就具体治理过程而言,仍应将心态治理主要作为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子部分加以推进,否则就容易将心态问题泛化为道德问题或意识形态问题,不利于发挥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心态治理不是“以道德代替技术”的治理,而是在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并运用现代政策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各类治理技术,面向具体的社会心态问题展开综合性的治理行动,从而为心态问题的解决留足舆论探讨空间与政策调整余地。 区分治理思路。心态治理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心态层面的问题而非其他问题,但心态问题同时具有现实根源与心态根源。由现实根源引发的负面心态,应通过消除引发此类心态的负面问题而解决。如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先需要解决现实中让群众“堵心”“糟心”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任何思想工作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消极心态。对因自身心态不良而产生的后续负面心态,则应通过转变工作方式、挖掘内生动力等方式用心用情打开群众心结,疏导“痛点”“难点”,避免将一些心态问题直接定义为利益问题或思想问题并采用“以利益弥补情感”“以训导替代疏导”等粗放手段,而要不断创新治理工具、丰富治理组合以提升治理效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