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第三组汪梓钒读信•中国有感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汪梓钒发布于:2023-06-10 18:03:12
读邓稼先写给杨振宁的一封信后,我大受触动,邓稼先,杨振宁,他们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伟人,而这两人从少年到青年,相识相知到他乡遇故知,他们之间的缘分妙不可言。总是分分合合。 分则各自为王,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原子能事业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当时的苏联单方面终止了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导致当时的中国毫无技术基础。而一直从事核物理研究的邓稼先不声不响地扛起了这个重担,成为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带领这当时的知识分子,技术骨干,在资料少、设备差、时间短、环境恶劣等的重重困难之下,终于在1964年10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并在这之后的两年零八个月的试验后,成功制成了*,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而,杨振宁在物理、数学上很有天赋,脑子很灵活,也很喜欢钻研,入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后一年,就与恩里克·费米共同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复合模型。后来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且共同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杨振宁在1964年加入美籍,并在1971年回到了中国,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也是因为他,有好多美籍华人学者,才开始回国探访,为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在信的末尾,邓稼先盼望杨振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而50年后杨振宁也给予了回应。他们一起为中国的技术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我们当代青年当以伟人的精神为榜样,以爱国为核心,以奉献祖国为主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祖国的强盛添砖加瓦。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