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信·中国”第八季第二期:读邓稼先先生写给杨振宁先生的一封答信有感
今天,我读完了1971年邓稼先先生给杨振宁先生的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怀着这种敬佩的心情,我又在新华网找到并认真阅读了2021年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学术研讨会上给邓稼先先生的回应。正如信中所言,邓稼先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他先是放弃了美国优的条件响应国家召唤毅然回国,又义无反顾扎根大漠,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少的深山峡谷中邓稼先与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们一道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在十分有限的条件和科研手段下发愤图强,用行动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何为爱国,何以报国?这个问题绝不只有唯一的解,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为国家作出各自的贡献,都可以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什么是“爱国者”。对于科学家而言,报国理应是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邓稼先用行动证明,中国人也可以造原子弹;而杨振宁则证明,中国人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在国外,杨振宁提出了20世纪物理学最重要成就之一的“杨一米尔斯规范场”论,2003年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后,他又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川异源,皆归于海。当年那封信的末尾,邓稼先写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50年后,杨振宁给出了跨越时空的回应:“我觉得今天,我可以跟邓稼先说: ‘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回应你说,我这以后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50年的时间,杨振宁回应的不仅是挚友的期待,更是家国的情怀。如今,我国的科技实力早已今非昔比,面临的形势却依旧复杂多变,国家要强盛、要复兴,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也必须要追求科学精神、弘扬科技报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建设科技强国之梦,并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靠一代代人艰辛探索、接力奋斗。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位老一辈科学家的“隔空对话”,不仅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更激励后来人不断孜孜求索,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航向更谣远的星辰大海。
致敬杨振宁,铭记邓稼先,这不仅是对科学家的正确态度,也是对科学精神的无畏追随。我们既感动于两位科学巨人跨越时间、超越生死的情谊,也为二位顶级学者心向祖国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竖大拇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