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您对“文字讨好症”的理解!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04-22 19:51:38

“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常见的就是在结尾加上“哈、啦、哟、滴、~”等亲切的修饰词或符号。比如,将“好的”改为“好滴”“好勒”;将“收到”改为“收到啦”“收到哈”;将“嗯嗯”改为“嗯勒”“嗯啦”......

不知从哪天开始,不加语气词和表情包的聊天是不完整的。“来了”要说“来啦”,“好的”要说“好哒”,表达好笑要打无数个“哈哈”,工作上一个简单的商业对接也要酌词酌句。哪怕是生活里的硬汉,都要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像个可爱软妹。 为什么我们的网络聊天开始变得软萌?一方面,线上文字沟通时,我们看不到对方的模样、听不到对方的语气,导致单纯的文字显得冰冷、缺乏情绪。哪怕是生活里的硬汉,都要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像个可爱软妹。另一方面,文字讨好症的盛行也包含一种集体心理。心理学家崔庆龙曾在媒体采访中指出,文字讨好症的背后是“社会关系的疏离”。在原子化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结趋于弱化,因此,网络上表现出的“热络”往往是一种对现实生活里“弱联系”的弥补。换言之,“网络上很热情,现实中很冷漠”。文字讨好症的本意是“润色对话”,给一段关系“包裹糖霜”。但久而久之,讨好语气的无限通胀,反而增加了沟通成本。(论当今的通话膨胀)以至于当有人用“正常”的语气进行表达时,我们竟会感到被“冒犯”。 也许,过多的情绪修辞只会干扰信息的本意。戒掉让自己感到“心累”的文字讨好症,也是给对方一个心灵放松的机会

点赞 (2) 回复
391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5 13:11:12
“文字讨好症”虽然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但是容易模糊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文字讨好症”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使用正常的语气语调并非是不礼貌的体现,人们应掌握交流常识,把握好分寸。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2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5 13:55:56
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3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5 16:16:26
文字讨好症是一种变相的交际应酬,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不要让“讨好”成为束缚我们的的枷锁,也不要把适度的社交礼仪过度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4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5 22:56:27
“文字讨好症”是我们用来清晰表达情绪、想法和礼貌的一种社交礼仪,并不是真正为了讨好某个人。不要让“讨好”成为束缚我们的的枷锁,也不要把适度的社交礼仪过度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5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0:02:28
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6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1:07:05

我认为“文字讨好症”产生的原因是与当前人们的交流方式,由线下转移为线上,交流的场景和对象也较之过去更加多元。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文字讨好症”也不例外。一方面,过度的“文字讨好”可能会造成人设负担,精神内耗。观察当前的交流场景,不难发现:面对不同的人,我们会自动切换到不同的语言模式。长此以往就会有“和人交流真麻烦”的感叹和无奈,增加了思想负担,甚至加大了沟通的成本。但另一方面,适度的文字讨好,也会让文字更有温度,从而促进人们的交流。线上交流时配套一些语气词和表情包,反而能够让冷冰冰的文字不再那么的生硬,而是更有温度,更有情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7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1:21:36
文字讨好症,最常见的是发生在面对学姐学长,前辈上司时。但反过来,为了让学妹学弟,下属晚辈感到亲切,“高位”也会有文字讨好症。我觉得,这是一种让大家都累的恶性循环,但网络世界就是这样,文字无法传达语气语速等表示的感情,很容易让别人造成误会。所以使用亲切,温柔可爱的语气词来缓解文字的生硬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8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1:40:16
文字讨好症,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9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1:41:30
“文字讨好症”,具体指在用社交软件跟人文字聊天时,习惯性加各种亲昵语气词的行为,常见的形式诸如“…呢”,“…呀”,“~”,并且搭配可爱表情包收尾,以表示自己回复时积极、热情、友好的态度。这一行为在不同的场景下分化出了不同的效用,譬如在工作场合沟通时和气“好办事”,在与陌生人社交时拉近距离,在请教前辈或师长时表达感谢和谦和,也有网友表示自己在亲密关系中非常乐于使用这种说话的方式,增加言语的温度和亲昵感。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0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1:51:05

文字讨好症不单出现在网络即时聊天中,同样是文字交流,旧时代的书信、文书中其实同样也有,现代工作中的邮件也有出现,他们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多维信息在单维信息上的映射,后者维度上溢出的信息其实是对前者失真的信息的一种补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1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1:57:31
中文词汇的语义博大精深,仅仅就“讨好症”这三个字来看,就隐含着一丝不易觉察的贬义。用讨好以博取对方的好感与同情,以期更进一步的关系和交往。但这种现象有时也会让我们感到疲惫,为了维护表面上的关系而再三思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2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3:01:22
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3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3:03:37
“文字讨好症”指的是在书写或言语中过度迎合他人,过分使用恭维和讨好的措辞,以求获得对方的赞同或好感。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和希望获得认可,但有时也可能导致自我表达的失真和缺乏真实性。 对于有不自觉的文字讨好,个人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一些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社交策略,帮助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其他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不真实和虚伪的表达方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4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3:05:35
“文字讨好症”让我们的语气没有这么生硬,更好的和他人交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5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3:20:44
文字讨好症是一种变相的交际应酬,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为了保持和谐交流的双方都感到疲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6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3:22:00
“文字讨好症”是我们用来清晰表达情绪、想法和礼貌的一种社交礼仪,并不是真正为了讨好某个人。不要让“讨好”成为束缚我们的的枷锁,也不要把适度的社交礼仪过度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7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5:05:14
“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8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5:08:04
文字讨好症是人们在线上交流时,通过修饰文字、使用语气词和表情包等方式,试图传达友善、亲切的情感,以提升沟通的效果和融洽程度。 在这种现象中,人们习惯性地在词句结尾加上亲切的语气词,如“嘞”、“哈”、“啦”等,以显示积极回应和让对方感到舒适。有些人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字讨好症”的习惯,不仅在语气修饰上下功夫,还通过表情包等方式表达友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9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5:14:57
“文字讨好症”是指个人在写作文本时经常过分讲究文字的表达和措辞,为了取悦读者,过分追求文本语气温和、体面,避免用到一些可能会引起争议或不受欢迎的词语或观点。在实际使用中,“文字讨好症”会导致文本内容空洞、不够真诚,失去个性、独特性和原创性。其本质是想避免批评和冲突,以获得赞同和善意,但却犯了逃避真实性和避免冒险的错误。因此,在写作时,应该以真实性和创造性为基础,用真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0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5:31:44
文字讨好症是一种变相的交际应酬,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1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5:46:45
“文字讨好症”,就是大家在网上聊天时,会主动站在对方角度,去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让聊天看起来“更舒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2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6:38:44
文字讨好症在我看来也许也只是一种习惯问题,对方习惯性这样说话,但实际上并没有讨好的意味在里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3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6:39:57
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4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6:44:56
文字讨好症”是我们用来清晰表达情绪、想法和礼貌的一种社交礼仪,并不是真正为了讨好某个人。不要让“讨好”成为束缚我们的的枷锁,也不要把适度的社交礼仪过度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5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7:56:18
“文字讨好症”是一种社交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在社交中的焦虑和矛盾。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讨好他人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过度讨好可能会导致自我压抑和内耗。因此,在社交中,应该保持适度的礼貌和尊重,同时也要注重自我表达和真实性。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6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8:42:21
“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7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9:13:15
文字讨好症的本意是交流者为了让对方感到舒适而润色聊天词汇,但过多使用会给使用者造成疲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8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9:22:15
04-26 “文字讨好症”是我们用来清晰表达情绪、想法和礼貌的一种社交礼仪,并不是真正为了讨好某个人。不要让“讨好”成为束缚我们的的枷锁,也不要把适度的社交礼仪过度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9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9:22:18
“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0F
用户头像
来自发布于:2023-10-06 19:45:07
“文字讨好症”使文字能够携带一些情感内容,能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知道别人的情感,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内容上的误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

关注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