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产生, 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物质载体,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表达,从而形成了网络语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网络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需要从网络中获取各种信息,这也使得网络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开放、民主的文化环境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论,这也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空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还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网民的从众心理、逆反心理、求变心理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网络流行语得以产生和存在。
网络语言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根据网络用语的内涵产生了一定的改变,接受网络语言的新思想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固性思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力。网络用语通过诙谐和幽默的方式阐述了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使得大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体现,引起了大学生的心理共鸣,进而对大学生的创作热情具有积极的作用。
网络流行语价值意蕴的多元性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的集群效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其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通过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
在网络空间中的表达规则和道德标准与现实中有很大的不同,非主流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的 抵制性和消解作用,容易使大学在价值认知上产生偏差,从而产生大学生的价值行为失范。即在大学生校园成长的价值认知过程中,其言行举止可能会违背道德 规范和法律法规要求。虚拟空间里的社会规范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生活规范的制约,于是产生了各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的“价值体系”肆意扩散。
正功能的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感,负功能的、甚至低俗的网络语言则会冲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容易让大学生出现价值观混乱、人生定位不准确的现象。因此,我们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谨慎使用!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