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
(一)网络流行语概念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语言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产生背景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是受多方面影响的,政治、经济、地理、人的心理动因等都是影响的的因素。比如在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拉大等等都是存在问题。“属丝”、“高富帅”、“富二代”、“蒜你狠”等词随之产生。在文化交流方面,国家间的文化往来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冲击,比如韩国鸟叔的一首江南style,日本piko太郎的ppap都引起了我国网民的模仿潮流。社会政治热点的影响,也会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比如明星事件的“且行且珍惜”,还有从百度和网易中逐渐被熟知的“元芳,你怎么看?”,还有时下热火的“摆摊经济”,也是刷爆网络,就地摊经济而言,广大网友口中的“摆摊吧后浪”和总理强调的“人间烟火”前者属于文化场后者属于社会场。因此,流传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地摊经济”已经脱离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语境,成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有着体面工作的年轻人经常将不如摆地摊挂在嘴边这种极具狂欢意味的身份倒错正是娱乐化,草根化,解构化的互联网文化的体现,当人们以用这一特定符号来表示共同关注与情绪时,地摊经济狂欢下,人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连接与交往模式,正是这样的连接与交流,推动地摊经济进一步出圈。人们本身的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网络用词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网络上大众的加工和重新整理后形成,比如黄晓明当初的一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从而被网友整理出“明言明语”。一档综艺中选手唱的不太专业的歌让“就当是一场梦”一夜之间火爆网络。包括上述说到的“地摊经济”其实也是人们心理因素的体现,从用户心里角度出发,地摊经济的流行与丧文化,屌丝文化没什么差异,不过是一脉相承的自我解构,为现实的压力找到释放的出口,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叛逆的表达,从人间烟火到摆摊吧后浪的跑偏,就像文化霸权理论所说,是文化场中动态博弈的一种体现,网民群体自下而上发起的对地摊经济的调侃,是生活的重压之下人们情绪和态度的表达,最终也将归于平凡的生活中。可见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背景和因素是多方面的。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