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交流时需要察言观色,包括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占据了交流中的很大部分。互联网交流中,语言符号被转化成了我们在聊天时打出的字,而这些字需要达到我们平常交流中100%的交流效果。而仅仅凭借纯文字是不行的,所以表情符号成为了非语言符号的补尝,是情感补偿的权宜之计,减少了表达的不确定性。但是与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表情符号也会有敷衍的可能性,因此在交流中我们用越来越夸张的表达使交流对方相信自己的文字,比如以前呵呵就是表达笑的词语,但是因为有冷笑的可能性逐渐被哈哈取代,而哈的字数也在增加成哈哈哈哈哈,越来越夸张的表达其实也是为了服务于表达效果,避免尴尬。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