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以来,清明便是个带着份量的节气,而随着近年营奠入法,我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也被匀匀整整地摊进了整个三月四月——渚涯重望,芳草旋生,初临春回的人们却总是甘心为那一晌怅触平减去几分轻浮的。
对父母的愧疚,对亲人的思念,生活经历上爱的缺乏,内心的伤痛,统统都化成一种仪式——扫墓,来得到集体的情绪渲泄与心理安慰。对于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场集体心理治疗仪式。
今时今日,在互联网的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杂乱的碎片化的信息从中,大量的社交应用,消磨了彼此见面的热忱。经过无数道动态私信时间线的切割,似乎再也没有倾诉的热情了。
而清明节的祭扫,是一种有规律性的看望,也是一种和已经逝去的亲人在情感上的连接方式。通过一种回归的方式,让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联结在一起。清风徐徐、细雨丝丝,回到最初的、自己最习惯的那个亲人,以及最习惯的状态,才能消解孤单、找回自我。
在西方亲人死去基督教徒认为,死者会到上帝那里,所以不应太过悲伤。而在中国,往往一个人的死去就意味着生离死别。对于中国人来说,死亡差不多是最惨烈的离别,即便是对于逝者确实是一种解脱。但我们无法在天堂相见,也无法在阴间等待。此生缘尽,或许就永远无缘。
而每到清明时节,扫墓或许是我们和死者之间仅有的连接方式。因此在所有团圆的时刻,都有一份悲哀在至亲的心中。
凡是经历着重要亲人去世,背负心理创伤重担的朋友,每到这个时候,悲伤如许,不知缘由。这里面就有潜意识的原因,还有中国几千年文化所成的民俗心理沉淀。平时,我们都要以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事,不能尽情地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而清明节的祭奠仪式便给人们提供了哀伤的一个心理过程。
通过固定的仪式,众人聚集得以分享和获得支持,个人对死者的哭诉,意味着个人的冲突和痛苦,用社会和文化可以接受的方式得以表达。哀伤的过程,起到最实际的意义是,舒缓情绪、避免形成创伤。
弗洛伊德说过有一种情绪叫做“悲伤的快感”,指“悲剧”是要让人懂得享受痛苦的体验,并且从中提炼和净化自我。
技术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改变,但是却不能逆天改命。而清明,在逝者前的祭奠,对亲人的哀悼,对死亡的沉思,回归到一种最原始的仪式。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踏上先辈的泥土,在祭奠的仪式中,寻找最初的自己。逝者已逝,而生者亦当各自珍重。善视自身,则亡者慰莫大焉。青石板上,履声阵阵,谁为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