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试论“司马史观”与日本近代史中所出现的“虚构现象”
试论“司马史观”与日本近代史中所出现的
“虚构现象”
46殷都学刊2004年
试论"司马史观''与日本近代史中所出现的"虚构现象''
张英波
(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日本"司马史观"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日本自明治时代开始,为了修改日本和西洋的不平等
条约.日本就以西洋为目标对自己的历史做了修改.其目的,是使日本拥有一个和亚洲不同的历史外套,并使
其具有"欧洲血统",以便使日本拥有一个更符合当时国际,国内现实需要的历史."
司马史观"的出现,也是日
本在取得战后的经济腾飞之后,为了满足自己经济胜利的心理需要而出现的产物.但是这种无视历史的客观
性而按照自己主观意愿编纂出来的"历史",虽然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但对于要在国际事务中进一步发挥作
用的日本政府来说是毫无用处的.
关键词:司马辽太郎;司马史观;东西方文明之调和
中图分类号:K3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38【2004)02-OO46-04 历史是一个客观事实,不因人的好恶发生变
化.可是这种理论并不适用于日本.因为,无论
在日本的近代还是在现代的历史中,一直都存在
着一种按照政治的需要对历史进行随意加工的,
违背科学的行为.被日本誉为国民作家的司马iI.
太郎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所谓"司马史观",可以
说是现代日本无视历史客观事实的一个典型代
表.
那么,所谓"司马史观"又是一个怎样的观点 呢?弄清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人 的历史观,还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些日本人(包 括一些政界要人们)在历史问题上屡搅波澜的原 因.这也是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所在. 由于历史是在某一时间,通过一方向另一方 的叙述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事实过程,所以并不 是完全能够用是否客观这种原理来进行衡量的.
所以,司马辽太郎的危险性也就在这里,他往往无视时间和空间的存在,随意地捕捉某一个时代某 一
个地方的某一个人物,然后将其作为日本民族 的代表来叙述,并欲通过这些来表达自己的民族 欲望.这就是所谓的"司马史观".我们更应该注 意到的是,在现在日本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主张 去学习司马辽太郎所表达的这些"史观".他们的 理由是,因为到现在为止的日本历史教科书"没有 一
个地方能够让人从心里边产生一种出生在日本 真好这种温暖的感慨",并且认为战后的日本"看 不到他国的恶意,不管什么样的屈辱和诽谤都愉 快地去接受,并且写进教科书打算强加给孩子 们".正是在这种心理背景下,司马辽太郎的史观 得到了一些日本民众的欢迎.但这些人往往没有 注意到司马辽太郎在谈论历史的时候,通过无视 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而恣意抽象并按照自己的观点 来解释历史这一客观事实.还有一点就是,司马 辽太郎在谈论近代日本的成功时,并不仅仅停留 在描写日本本身,而是一定要用和近代亚洲诸国
相比较的手法,以显示日本国及日本人的优越. 更多的场合,司马辽太郎用一种可以称之为"文明 史观",并用他独自的观点拿亚洲诸国来和日本进 行对比.这时,事实关系,比较对象,时间坐标等 等,司马辽太郎都可以不在乎.而对于一般读者 来说,他们并不一定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并 且也不可能对司马辽太郎所提出来的问题进行深 入的求证.对于司马辽太郎以个人历史观为基础
",相当一部分日本人理 而虚构出来的所谓"历史
所当然地全盘接受了它们.
司马辽太郎曾经在早稻田大学做过一次题为 《关于文明和文化》?的演讲.在这篇演讲稿里 面,司马辽太郎围绕着"文明和文化"来论述日本 [收稿日期】2003.12.22
[作者简介】张英波(1970一),男,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教师.
?1998年l0月20日,为纪念大隈重信诞生150周年.司马辽太郎在日本早稻田大
学大隈讲堂所做的题为<文明E文化 ~2-'9,》的演讲.
第2期张英波:试论"司马史观"与日本近代史中所出现的"虚构现象"47
和中国,朝鲜的差异.比如司马辽太郎这样讲到: "从各个角度来看现在的中国人所做的一切,如果 从我们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 „„
自从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这个伟大的儒学 家,并将儒教作为了国教„„从这时开始,中国迎 来了大停滞.到现在还在走下坡路".司马辽太 郎所想说明的是:和近代日本的成功相反,中国自 从采用了儒教以来,至今还停留在走下坡路的大
停滞之中.近代中国的落伍,其实从遥远的古代 就已经被决定了.导致中国落伍的致命原因,乃 是受到儒教这种文化的桎梏所至.相对于中国的 "儒教之国",司马辽太郎把日本规定为"法家之 国",并把日本没有接受儒教这一点强调为日本和 中国的最大区别.对于司马辽太郎来说,只要能 够强调儒教社会和非儒教社会,日本的差异,事实 关系可以被轻视,甚至连比较对象以及时间,空间 都可以不在乎.司马辽太郎想讲明的实际上是这 样的意思:
中国:儒教之国文化一不合理主义一抑商政 策一家族主义一大停滞
日本=法家之国一文明一合理化主义一商品 经济一自由一个人一近代资本主义?
司马辽太郎是这样解释的:儒教并不深奥,复 杂,只要讲礼节就可以了„„中国就是因为采用 了这种儒教,并从采用的时候起,中国就一直在走 下坡路,就停滞不前了.而日本由于没有采用儒 教,所以和中国不一样.由于日本是法家的国家, 由此而产生了文明,而这种文明又产生了合理的 社会,所以就产生了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又导致了 自由和市民社会个人,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近代资本主义.而中国和朝鲜由于是儒教的国 家,所以就不会产生文明而只能产生文化,这种文 化只能导致一种不合理的社会,不合理的社会产 生了抑商政策,抑商政策的结果是产生了家族主 义,家族主义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司马辽太郎 用这么一个公式化的例子来说明日本和中国的不 同,其目的只想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虽在亚
洲,但却有一部西方式的发展史,或许也可以说, 日本就等于西方.
我们在这里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司马辽太郎在 描写近代日本成功时所充满着的这种抑制不着地 模仿西洋的欲望.而通过和中国,朝鲜等的比较 来强调的近代日本的文明,合理主义,自由,个人 等等,也是这种欲望下的产物.实际上司马辽太 郎想表明的思想无非是:对西洋,"我们日本人也 可以文明",对亚洲,"我们日本人能够更好的文 明".司马辽太郎的这种观点,使人不由得想起了 大隈重信的《东西方文明之调和》中所提到的一个 观点,即日本有着"对东洋来说是西洋文明的解释 者,对西洋来说是东洋文明的代表者"的立场.也 就是说,日本对于东西方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位 置.而强调这种特殊又可以很好地说明日本和亚 洲的根本不同.
对于司马辽太郎这种缺乏客观性的历史观, 有一些人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不可否认,司马 辽太郎的这种完全为日本人辩护或为日本政治服 务的历史观里包含着浓厚的危险因素.因为从他 的这些观点里很容易找到为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 辩解的理由.那些鼓吹所谓"新自由史观"的人们 可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极力主张用"司马史观" 来改写日本历史的.而这样的"史观"受到许多日 本人的欢迎,这也恰恰反映出这些人没有勇气正 视历史事实的心态.
但是,像司马辽太郎这种任意编纂"历史"的 行为,并不是现在日本社会才有的现象.早在19 世纪末,日本忙于修订和西方的不平等条约时,这
种编纂历史的行为就已经出现了.而这种被人为
地加工之后形成的"日本近代史",正被现在的日
本人理所当然地接受和继承着.比如"日本画".
提起"日本画",大概有不少日本人会毫不怀疑的
认为"日本画"是很早以前就存在,并一直流传到
现在的日本固有的画法.可事实并非如此.现在
存在的所谓"日本画",是在明治时期被创作出来
的一种画法.而这种画法产生的背景也很简单.
近代日本在向西洋列强靠拢的同时,认为必须要
?这种公式化了的观点是根据司马辽太郎的《文明匕文化l=,)0,》整理出来的.正如其在该文中所强调的那样:"现在的中国已
不是文明.文明被历史丢在了后边,时问久了就成了文化.从各个角度来看现在的中国人所做的一切,如果从我们日本人的角度来看
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所以笔者认为司马辽太郎在这里想说的是,日本的近代成功已经在其前期历史中被内在的准备好了.也就是
说,司马辽太郎所提出的日本由法家社会产生的文明是一种包含有合理性的文明,因此才能产生商品经济并导致"自由"和"个人"的存
在.而中国的文明由于被历史丢在了后边,因此所产生的文化也是有很多不合理主义的.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田中名彦在日本经济新闻报社举办的第三回千年会议时发言说:"解释历史其根本性,是属于个人的
自由领域."见东京<日本经济新闻》,1999年12月l】日.
48殷都学刊2004年
显示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这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日
本也必须要有一个拥有独自传统的美术史,并且
要和西洋美术有共通之处.正是在这种强烈以西
洋为目标的意识下,产生了今天的"日本画".在
日本的近代史上,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比如以针
对欧美人为读者对象而编纂的《日本史略》,《日本 帝国美术略史》等,都是在和西洋对抗这个强烈的 意识下,人为的编造出来的"虚构的产物". 还有我们知道日本所谓最高尚的一种表演艺 术"能",也是日本明治政府的官员们在视察欧洲 时,面对欧洲富丽堂皇的歌剧院,痛感日本也需要 有与此相似的,高尚的国民娱乐.正是在这种强 烈的比附背景下,"能"在被改造之后才摆脱消失 的危险并逐渐占据了日本文化的中枢地位,进一 步演变成了日本"最高尚"的艺术之一.否则,在 德川幕府崩溃之际已行将绝迹的这一表演艺术, 恐怕将无缘于今日了吧.而问题恰恰就在这里, 这种以西方为目标而编造出来的"历史",一旦在 民间生根以后,人们就毫不怀疑的认为这是日本 自古以来延续不断留传下来的"遗产". 就像刚才讲的一样,在日本的近代史中,有一 部分是以西方为目标而编造出来的.那么,在以 中华文明为中心的东亚世界秩序里面,日本到底 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就变成了一个扑朔迷离 的问题.对于这一点,一些研究日本近代史的学 者们是这样来解释日本文化在东亚文化圈里的位 置的:对于日本历史来说,中国虽然是文化的提供 者,可是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并没有和中 国的历史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是独自展开了自 己的历史.也就是说,传到日本来的中国文化并 没有直接生根于日本的社会里,而是日本将它们 (中国文化)和日本的传统文化融合之后创造出了 自己独特的文化.而所谓的"日本独特的文化", 也为司马辽太郎的"司马史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
持.
可是这些所谓的"日本独特的文化"是什么 呢?它们是近代日本以西方为目标"再生产"出来 的虚构的历史.和"能"一样,如果没有强大的西 方"文明世界"的出现,日本可能也不会有这么多 带有"独特文化"色彩的东西了.
无独有偶,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出现过多次 日本人论的论调.1888年,以三宅雪岭,井上元 了等人为主出版了半月刊的《日本人》杂志.该杂 志最初的目的是宣传文化民族主义,以恢复日本 人的民族自信为宗旨.虽然这种以鼓吹国粹为主 的杂志在最初阶段对日本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 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更应该看到在其思想中 所暴露出来的"对外强硬"等危险信号.而这种以 "对外强硬"为基调的"日本人论"在不同的时期却 都以相同的论调出现.先是从甲午战争开始,然 后是日俄战争时期,再次是日本侵华时期,还有就 是战后6o年代以经济高增长为背景的日本人论. 也就是说,无论是日本论也好,日本人论也好,都 是伴随着日本霸权的扩大而一起出现的."司马 史观"的出现其实也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 发展,可以说正是日本实现了经济复兴,在享受经 济战争胜利的同时出现的.历史的发展总会出现 令人惊异的相似的一幕.时间跨越到20世纪初 期,日本面对着自己的经济崛起,更需要再重新创 造一
点赞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