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是怎样作用的?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理工易班发布于:2023-04-18 10:45:0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融相通、相促相进,那么它们之间是怎样互相作用的呢?

点赞 (82) 回复
39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丁帅发布于:2023-04-27 20:13:11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具体来说,两者之间的互相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完善人民生活,提升国际竞争力,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和最终归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中国*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念,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发挥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隋佳音发布于:2023-04-27 20:22:22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任务,置于并列的位置,但对二者关系没有作出进一步阐释。而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学术界、社会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单等同起来,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这是一种误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里的“进而”二字,表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的递进关系,二者有密切关联,但不可简单等同。第三个历史决议在界定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时强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从这一界定也可看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再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多贡献。”这里已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时,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加了“全面”二字,提升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实际上勾勒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虞家俨发布于:2023-04-27 21:17: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融相通、相促相进,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中国*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定海神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的坚强领导。历史和事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建立在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之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奋斗的结果。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立足历史、时代、实践的新方位,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着力点,统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相互契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前提。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民主的人民性、全面性、过程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最有效力和高质量的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在我国各领域,具体地、生动地落实在民主实践的各环节。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满了中国智慧,有效地吸收民意、汇聚民智,保障了全体人民幸福生活的权利,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治理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成为中国之治的“密码”。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内涵,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国之所需,我之所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实践,凝聚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物质富足、精神满足、健康状态与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社会整体跃升和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守人民的心”就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意味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客观需求,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旨归,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落在实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14亿多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掉队”的现代化。“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总是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最大限度激活全体中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保障。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建设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磅礴力量。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良好生态环境期待越来越高,要求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发展老路,而是把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有机统一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塞罕坝精神、八步沙精神已闪耀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贡献。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理想。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天下一家”的世界情怀和“胸怀天下”的大同理想。“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及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复兴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持续担当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日益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美好共产主义社会思想指引下,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不断以现代化的成就造福自己也惠及世界。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摒弃零和思维,着力建设美美与共的人类社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方式。中国式现代化史无前例,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实现现代化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自身发展的道路,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终结了“历史终结论”。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现代化的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郑诗雅发布于:2023-04-27 21:46:27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融相通、相促相进,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前提。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保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余柔霄发布于:2023-04-27 21:54:31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天地与人类的融合和内在关系,自然对人类或人类事务的根本意义,以及人类通过与自然的互动追求生命、秩序和价值的努力。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涉及经济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而且涉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寻求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与资本是主要驱动力和主导逻辑的西方模式不同。 中国大规模的扶贫运动和对疫情的处理最能说明这一点。 中国一贯坚持,社会绝大多数人应该以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为出发点。“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人民至上,生命第一”等民族独特的理念和做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和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其目标是造福人民,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夏天发布于:2023-04-27 22:16:00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密切联系的,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国家富强的宏伟蓝图,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策略和手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国家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和特点,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路线。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有机统一,着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和文化,同时强调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建立和维护现代化的国家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依托中国式现代化来推动现代化建设,包括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环境保护、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也需要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强盛贡献力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余诚余发布于:2023-04-27 22:16:5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融相通、相促相进,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黄浩然发布于:2023-04-27 23:30:46
1、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2、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9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何永辉发布于:2023-04-27 23:41:20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其互相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析。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现代化才能取得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相一致。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密切相关的,它既要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

其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根本目标。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落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弘扬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又要积极吸取各国现代化的经验和优秀成果。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保持文化自信,坚持文化立国战略,带领整个中华民族实现“两个确立”的伟大历史使命。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在于,要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同时促进人民共同繁荣。只有通过现代化,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中华民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杨志华发布于:2023-04-28 09:03:36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根据自身国情和文化传统,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旨在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手段之一,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通过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只有在现代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作用还体现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验和启示,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这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进程,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共赢。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支撑。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将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 64x64 回复 5F 武汉理工大学-张政 04-18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根据自身国情和文化传统,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指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旨在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手段之一,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通过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只有在现代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郭晨旭发布于:2023-04-28 09:08:41
从现在起,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自主原创的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统筹兼顾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发展目标共识,有了共同理想。中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把各民族各地区具体利益的多样性与中华民族全民族整体利益和中国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有机统一起来。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王艺霏发布于:2023-04-28 09:47:41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义,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丰富的时代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及其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黎宇宁发布于:2023-04-28 10:03:25

制度保证不断完善。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对现代化进行艰辛求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证不断完善、制度基础不断稳固、制度优势充分彰显。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不断筑牢、基本制度更加完善、重要制度不断创新,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日渐成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韦英铭发布于:2023-04-28 10:14:46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和最终归宿。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陈仪发布于:2023-04-28 10:15:06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任务,置于并列的位置,但对二者关系没有作出进一步阐释。而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学术界、社会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单等同起来,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这是一种误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里的“进而”二字,表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的递进关系,二者有密切关联,但不可简单等同。第三个历史决议在界定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时强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从这一界定也可看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再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多贡献。”这里已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时,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加了“全面”二字,提升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实际上勾勒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陈思如发布于:2023-04-28 10:45:59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及其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陈思如发布于:2023-04-28 10:47:20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及其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蒋卓航发布于:2023-04-28 10:55:27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任务,置于并列的位置,但对二者关系没有作出进一步阐释。而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学术界、社会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单等同起来,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这是一种误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里的“进而”二字,表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的递进关系,二者有密切关联,但不可简单等同。第三个历史决议在界定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时强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从这一界定也可看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再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多贡献。”这里已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时,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加了“全面”二字,提升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实际上勾勒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0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李子涵发布于:2023-04-28 11:24:08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杨通阳发布于:2023-04-28 11:24:51
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及其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龚锦程发布于:2023-04-28 11:28:50

: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新路。打破“人类中心主义”迷思,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的必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与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内依靠剥削压迫,对外依靠殖民和侵略扩张不同,中国通过自我发展实现现代化,同时帮助他国发展。

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他在开班式上给“关键少数”提出要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新路。打破“人类中心主义”迷思,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的必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与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内依靠剥削压迫,对外依靠殖民和侵略扩张不同,中国通过自我发展实现现代化,同时帮助他国发展。

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他在开班式上给“关键少数”提出要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现代化新路。打破“人类中心主义”迷思,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的必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与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内依靠剥削压迫,对外依靠殖民和侵略扩张不同,中国通过自我发展实现现代化,同时帮助他国发展。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他在开班式上给“关键少数”提出要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及其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方星宇发布于:2023-04-28 11:29:20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现代化是指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 发展,而民族复兴则是指一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拥有的辉煌文明和强大实力的再次恢复和发展。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先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有更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民族复兴的进程。因此,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温贵垚发布于:2023-04-28 11:30:29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融相通、相促相进,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张文哲发布于:2023-04-28 12:26:09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路、富强路,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致富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康庄大道,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指向,既是发展路径,也是奋斗目标。一百多年来,中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做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成功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和路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李银康发布于:2023-04-28 13:10:06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现代化是指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 发展,而民族复兴则是指一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拥有的辉煌文明和强大实力的再次恢复和发展。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先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有更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民族复兴的进程。因此,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王子岩发布于:2023-04-28 13:20:36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郭纬伦发布于:2023-04-28 13:42:00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现代化是指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 发展,而民族复兴则是指一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拥有的辉煌文明和强大实力的再次恢复和发展。 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先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只有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有更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民族复兴的进程。因此,现代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赵嘉涛发布于:2023-04-28 13:45:22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现代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各领域、各方面,是一个分阶段的长期过程。中国*成立后,就开始谋求国家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为国家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四个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和实践,体现了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人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探索。改革开放后,*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入新时代,将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目标,提升了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层次和成熟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追溯我国现代化历史时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据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部署,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阶段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历史的主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作出的重要判断,对中国*历史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维度来诠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方位的变革和复兴,也是一个分阶段的长期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三者梯次推进,日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新的起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1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陈长梁发布于:2023-04-28 13:49:24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作为结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前后相继的两个结果。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里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任务,置于并列的位置,但对二者关系没有作出进一步阐释。而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学术界、社会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单等同起来,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这是一种误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这里的“进而”二字,表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的递进关系,二者有密切关联,但不可简单等同。第三个历史决议在界定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时强调:“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从这一界定也可看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两个不同阶段的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再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2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秦泽宇发布于:2023-04-28 13:52:19
从时间维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种不同叙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从关系维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托,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互动过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方面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