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症状
咳嗽
结核分枝杆菌在肺组织内引起免疫变态反应时损伤了肺部组织,肺在损伤与修复的过程中产生炎性渗出,炎症传入咳嗽中枢,该中枢再将冲动传向运动神经,可引起咽肌、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的运动,最终出现咳嗽症状。
早期咳嗽较轻,以干咳为主。
咳痰
当呼吸道发生炎症时,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浆液渗出。渗出物与黏液、吸入的尘埃和某些组织破坏物等混合而成痰。
可在咳嗽发生后出现,起初表现为少量黏液痰。有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多,若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可形成脓痰。若结核分枝杆菌破坏了肺泡里的毛细血管,还可表现为痰中带血,严重者可有咯血。
发热
肺结核主要通过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使人体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肺结核患者发热的原因还可因药物热以及类赫氏反应(抗结核治疗后暂时性病情加重,但继续治疗后病情好转)。
发热程度及热型与肺结核的病情轻重或是否处于活动期相关,低热(体温为 37.5~38℃),多见于轻型结核患者;高热(体温大于或等于39℃),多见于急性重症结核患者;长期发热(呈不规则热,体温在38~39℃),一般见于慢性排菌者。
其他症状
咯血:约1/3的患者有咯血,多数患者为少量咯血,少数为大咯血。
胸痛:结核病灶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呼吸困难:结核分枝杆菌损坏过多的肺部组织,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的不足,从而出现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和大量胸腔积液患者。
盗汗:结核分枝杆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多与发热有关,常见于体质虚弱的患者。
体重减轻: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消耗过多的能量,若患者补充能量不及时,可使患者的体重减轻。除此之外,长期发热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和能量,使患者的体重减轻。
部分肺结核患者还可见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失眠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女性患者可有月经不调或闭经等。
并发症
肺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临床上结核病患者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病变范围大者可有呼吸困难。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病灶破坏了支气管壁及支气管周围组织,而支气管结核本身也能导致支气管变形和扩张,称为结核性支气管扩张。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或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
气胸:肺部病灶破裂至胸腔,从而发生气胸。除此之外,干酪性的空洞若破溃至胸腔会造成脓气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闷、憋气、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
脓胸:细菌感染产生脓性渗出液,进入胸腔导致脓胸,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胸痛、呼吸困难、高热等。
继发性的肺外结核:患者抵抗力低下,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液、淋巴管道等蔓延至其他地方,从而出现肺部以外的结核病症。如肠结核可表现为腹痛、排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腹泻或便秘)、腹部包块、发热等;骨关节结核可表现为关节疼痛、患处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发热等;肾结核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腰痛等;淋巴结结核可表现为颈部、锁骨上等淋巴结肿大,倦怠乏力、贫血、发热等。
心脏疾病:若肺结核迁延不愈,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心室肥大,最后发展成肺心病和心力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水肿、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咯血、呼吸困难等。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