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六不治:骄恣不管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
华佗与心理治疗:我国出色的医学家华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及治验病案。 华佗神医秘传 中说:忧那么宽之,怒那么悦之,悲那么和之,能通斯方,谓之良医。”。他曾明确提出医心的重要,指出:“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那么神荡,宅动那么气散。神荡者昏,气散那么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者先
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华佗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故其所提出“先医其心”
的主很有科学价值。也说明心治是一种病因疗法。
仲景与身心调理:仲景是中国医学史上卓有奉献的伟大医学家,首创六经辨证,所著 伤寒杂病论 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这部著作反映了仲景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他强调了心身调理的治疗思想,并把精神、情志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辨证的重要依据。他形象地描述了奔豚病的证候,明确指出本病“皆从惊慌得之”,并创奔豚汤、桂枝加桂汤治之。仲景首先提出“脏躁”病名,描写其病症表现为“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指出患脏躁症的患者,无故悲伤欲哭,或哭笑无常,连续打哈欠伸懒腰,动作言语都不能自控,似有“神灵附体”一般。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