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指在当前国内外形势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目前,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秉持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科技进步、人才引领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构建新型的经济发展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把握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创造新的驱动源。因此,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内市场、提升科技水平等,以实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总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历史使命,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新时代陕西要有勇立潮头、正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及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又要善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抢抓和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创造新的更大业绩,迈向新的台阶。
近年来,一场创业兴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大会战在三秦大地开展。作为陕西建设全省科技创新生态的先导区,西安高新区以科创项目和科创企业为主要抓手,提出“全域建成‘秦创原’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概念。两年来,西安高新区深度聚焦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已精准引培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支撑作用强、发展后劲足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壮大了区域内的支柱产业,提升了产业链水平。今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775.41亿元,同比增长10.1%。1至4月份,累计新增市场主体8538户,存续各类市场主体约18.9万户,为推动西安乃至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战略和新趋势,它体现的是新旧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发展质量、发展动力和发展效率的变革。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总体性概念,不单指经济发展,而是社会各方面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全方位发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的发展,是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安全的发展,是智力资源依托型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
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系统总结“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成效,深入剖析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今后一段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任务,意义十分重大。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党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速,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持续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比2012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高质量经济发展是经济数据准确、营商环,产品质量保证优化、资源准确对接优化配置的增长模式,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创新高效增长模式,是以智慧经济为主导、高附加值为核心、质量为主导、GDP无水、经济总量为有效经济总量的全面可持续增长模式。 推动产业,不断升级,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动力优化、风险可控、共同富裕及环境优化的目标要远重于GDP增速的快慢,“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和基本路径。当然,强调高质量发展,不代表不要速度、完全放弃稳增长。“高质量发展”与“稳中求进”并不矛盾。“稳”本身就是对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进”就要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继续重申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表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一张蓝图绘到底。另一方面,更加强调政策的统筹和协同,政策的着力点也有所变化和侧重,如财政政策没有再提“加大力度”或“更加积极有效”,而是提出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边际上实际在收缩;货币政策特别强调要“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其内涵也是边际收紧;社会政策指出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此外,会议还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结构性问题,第一次提出“结构性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
是的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