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的兔子名字竟然叫……他的本命年来了,独家视频曝光!

用户头像
来自沈阳师范大学-莫尚霖发布于:2023-01-19 09:07:25
兔年即将到来 别忘了我们在月球 还有2只“小兔子” 玉兔二号月球车 和已经“退休”的玉兔号月球车 春节假期将至 但勤奋的玉兔二号月球车不会休息 将继续开展探测或实验 “六战六捷” 1月14日 也就是中国农历兔年的小年 它的“本命年”即将到来之际 中国探月航天IP形象——太空兔 正式对外公布了 自己正式的中英文名称 图片 中文名:“兔星星” 英文名:“To star” “兔星星”寓意“玉兔巡月,扬帆星河” 我国嫦娥三号、四号的月球车 均以“玉兔”为名 “兔星星”的名字表达了其 太空特质和初心使命 英文名字“To star”寓意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体现了传统文化与航天科技的融合 寄托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探月梦想 表达着新时代 中国航天向宇宙深空进发的豪情愿景 图片 中国探月工程,也叫嫦娥工程 自2007年10月24日的嫦娥一号发射 到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 全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再到2020年12月17日 嫦娥五号返回舱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 取回1731克月壤 中国探月工程实现了“六战六捷” “六战六捷” 中国探月工程成就斐然 可对于88岁 和月亮打了大半辈子的 欧阳自远院士来说 中国探月工程的目标 远不止于此 “绕起来了” 时间回到2007年 指挥现场汇报 嫦娥一号被月球“捕获” 欧阳自远不敢相信 请求再次确认 再次确认需要的时间不长 但对于他来说每一秒都很煎熬 …… 图片 “再报告,嫦娥一号真的被月球‘抓住’了!” 一时间全场沸腾 被称为嫦娥“铁三角”的 栾恩杰、孙家栋、欧阳自远 激动万分,相拥而泣 “当时恰好有记者来采访我 我激动得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心里的话就不断重复 ‘绕起来了!绕起来了!’” 欧阳自远回忆道 往前再追溯至1957年 当时苏联成功发射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并拉开了人类空间时代到来的帷幕 这给欧阳自远 带来了很大冲击和思考: “如果能有像人造卫星这样的先进装备 帮着环绕地球找矿 那将大大提升找矿勘探效率” 图片 欧阳自远暗下决心 一定要为迎接中国空间时代的到来 做出贡献 可他学的是地质 怎么为太阳系探测做贡献呢? 这时候 “天外来客”陨石 引起了他的注意 陨石是构成太阳系的行星 与卫星的初始物质 就像是建造高楼大厦的砖和瓦 其间蕴藏着太阳系的各类天体 最基础的信息 “陨石有来自月亮的 也有来自火星和其他行星 小行星与彗星的 总有机会被我们捡到” 1976年 吉林省境内曾降落了一次 历史上规模罕见的陨石雨 当地人形容 “天上掉下来了三个大火球 害怕极了!” 欧阳自远却认为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我心里早有底了 那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 欧阳自远带队前往实地考察 对“天外来客”进行研究 完成了一百多篇论文 为我国的天体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9年 阿波罗11号执行了 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 1978年 美国从阿波罗17号 在月球带回来的月岩样品中 取了1克赠送给了中国 欧阳自远正是见证者之一 图片 在北京天文馆展出的0.5克月岩样本 收到样本 *和科学家 对这1克的珍贵样品非常重视 取了其中0.5克 进行了深入、细致 但又非常节省的研究 另外0.5克则放在北京天文馆展示 以激发年轻人探索太空的热情 图片 1978年,欧阳自远在地化所实验室内砸开聚*球,取出阿波罗17号月岩样品 此前,欧阳自远 只能研究陨石这样的“天外来客” 这份月岩样品的到来 无疑是对研究有着更深层次的促进作用 可是,0.5克 终归是太少了 “别人没有做过的” 心无界,境自远 中国的探月工程论证了十年 从1993年开始论证 一直到2004年批准 最后国家批准了中国探月工程 图片 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欧阳自远说: “我有一个要求 别人已经做过的基础性的科学探测项目 我们也得做到 而且我要比他们做得更好 中国的每一次月球探测 都有几项别人没有做过的 创新性的重大科学探测任务” 他很兴奋地介绍 嫦娥系列的探测器共发射了五颗 每颗都很出色: 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实现绕月探测 嫦娥二号绘制出了 月球表面最好、最清晰的地形图 与三维立体图 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与月球车 登上了月球正面 长期开展对太阳的观测及对地球环境的监测 嫦娥四号更是登上了神秘的月球背面 对月球40亿年前的演化历史 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图片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0年12月17日 嫦娥五号返回舱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 取回1731克月壤 在月球上“抓了一大把土”回来 咱们终于不再仅仅靠那0.5克月岩 来进行研究了! 更关键的是 这把土至少能够让人类 对月球距今30亿年以来的演化历史 产生新知 图片 不过在欧阳自远的心中 印象最深刻的 还是嫦娥一号成功绕月的时候 不仅仅是嫦娥“铁三角”的相拥而泣 也不仅仅是那“绕起来了” “嫦娥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 大家心里都没底 感觉就像‘第一天送孩子去上学’ 以前苏联与美国发射的月球探测器 经常在这个位置失事 不是撞击月球就是冲出月球轨道飞跑了” 欧阳自远说 俄罗斯科学家后来对欧阳自远说: “欧阳,没有想到你们中国的嫦娥一号 干了这么大一件事!” 科学家分析嫦娥一号卫星的探测数据后得出 地球上鲜有的氦-3同位素气体 在月球的存量高达100万吨 有朝一日如果能够充分利用 至少能解决人类1万年的能源需求 图片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现在 88岁的欧阳自远院士 并没有停下他探索*的脚步 他已经开始了新的计划: “下一步到2029至2030年左右 我们要发射载人的绕月飞行 准备送三名航天员 进入绕月球轨道 有两名航天员着陆月球 真正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 在火星留下4000多个“中”字 当然 中国人对于星辰大海的 探索、兴趣与热情 远不止月球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 在2020年7月23日 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开启了首个行星探测任务 它于2021年5月15日 成功着陆于火星 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最近 大家在祝融号火星车的后轮上 发现了由设计师留下了两个“中”字 火星车向前行驶 便会在火星大地留下“中”字印记 目前,祝融号已行驶1900多米 留下了近4000个“中”字 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介绍 这样的设计不只有纪念意义 也有技术含义: 根据字间距可判断 火星车是否出现打滑等风险 图片 图片 这个“中”字 既有中国独特的文化元素 也反映了一代代航天人的 不断探索与创新 从“东方红”“嫦娥”到“天宫” 中国航天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中国在航天领域始终笃定 自力更生、勠力创新之路 到今天终于能够独立掌控自己的命运 突破掌握了一大批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坚持自主创新的路线 得到了实践的最好证明 这反过来又更加坚定我们 坚持自主创新的决心 中国航天将在这样的良性循环里 不断取得海量的正反馈 中国航天,越来越自信 图片 中国早已宣布 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 这在此类项目上尚属首次 目前已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 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 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研究计划 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疆域 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 将来 “天宫”上不仅会有中国人的面孔 还会有*各个国家 航天员、科学家的面孔 “天宫”不仅属于中国 更是属于全人类的“太空驿站” 就像刚刚官宣的这只 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 既是中国探月航天工程的吉祥物 更是中国探月精神和文化的吉祥物 它不仅向世界传递了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 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也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 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美与共”的价值观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 逐梦之路永不停歇 在“太空兔”的本命年 中国航天正以全新的姿态 在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上 奋勇前进 新的一年,中国航天值得期待!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