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由此及彼,让学生读到自己这里的“读到‘自己’”,指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任何一部经典作品,不管其时空距离与我们有多么遥远,它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某些方面共同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同时也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最重要的不是探求作者“不宁静”的原因,而是去感受作者“不宁静”的经过和方式,以及暂时独处的超脱之妙和欲超然物外而不可得的淡淡的哀愁和孤独。事实上,我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感到为生活所累而无所适从的时刻,静静的夜晚,微明的清晨,都需要那么一个独处的空间,松驰神经,抚慰精神。我们学这篇课文,我们也需要找找我们心中的一片荷塘月色……再举《秋天的怀念》为例,史铁生为什么到了秋天就特别怀念自己的母亲?仅仅是因为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吗?史铁生写了那么多母爱的作品《我与地坛》《合欢树》等等来纪念自己的母亲,除了妈妈爱他,他想母亲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如果母亲是寿终正寝,如果母亲活着的时候是安详幸福的,我想作者是不会这么难受的。史铁生的母亲死得太早了,才49岁。并且母亲活得太苦了,不仅自己有病,而且要承受着她唯一的儿子在人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忽地截瘫了双腿,这还不算,她还要承受着儿子精神上的痛苦。教师应该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引领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自己。1、人生有很多意外发生,不要以为父母的爱是无止境的,不要以为父母可以永远陪伴着我们。人的生命看起来坚强,其实是很脆弱的,不要说我现在上学呢,等我将来有能耐了,能我成家立业有资本了,我再来孝敬父母。人生有些事情可以等,有些事情无法等。人生最大的悲痛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毕淑敏说得多好:“孝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小花……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2、从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表现出来对自己以往行为的痛恨与追悔,母亲在的时候他给母亲的都是坏脾气,他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其不知他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而当他发表了文章,有了成绩或者说终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时,母亲却看不见了。人不能做让自己留遗憾的事,否则会一生不安。不要把自己的不满不如意都发泄到父母身上。当时是觉得痛快了,其后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