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读后感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黄安发布于:2022-11-08 11:43:44
近期,我读完了俄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复活》。   “复活”,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其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生了爱情。聂赫留朵经历了一段时间后,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并抛弃了她,至使其堕落。在多年后,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最后“救助”终末成功。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话”。   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才渐有所悟: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他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堕落的人中,也有从新“洗清”自我的人。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从纯洁无邪的少年,在经历了一定的时间后,堕落一时,最后终于在精神上恢复了自我。   我曾经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还有对大家说的:在看一类名著之前,最好看一下作者介绍。有助于大家理解。
点赞 (1)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胡琳发布于:2022-11-08 12:04:19
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是一片翠 绿,生意盎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胡辰宇发布于:2022-11-08 12:15:11
《复活》距今已逾百年,但对人性的刻画仍旧纤毫毕现,对灵魂的拷问始终声声震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周鑫兰发布于:2022-11-08 12:15:51
人们都说书是知识的海洋,我也看过很多书,其中有一本书叫《复活》,它教会了我一个很大的道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刘锦怡发布于:2022-11-08 12:22:30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虽然对现实社会做了激烈的抨击,揭露了社会制度的本质,但是小说结尾,仍然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基督教,又把自己的宗教观强行植入小说当中,并且几乎否定了资本主义一切国家机器的一切作用,不得不说是小说思想境界上的一个遗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于佳鑫发布于:2022-11-08 12:37:48
“坚持自己的信念,日子就太难过了。如果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就总是要遭到别人的非难,而相信别人的理论,却可以得到周围人的称赞。是啊,走别人走过的路,和众人保持一致,就会得到称赞、名誉和金钱”这是主人公开始的想法,但最终在一次次精神的冲击中,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内心复活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很有意义的小说,很值得一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黄礼杰发布于:2022-11-09 16:09:42
读过后,我久久不能回味,在其中我看到了一个人精神力量的强大!我的所悟是:精神就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然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年,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聂赫留多夫和马斯洛娃的“复活”道路虽然不同,但共同点是是他们的精神归宿却是一致的,那就是“爱”与“宽恕”。 我认为托尔斯泰在其中所要反映的就是:道德的自我完善在改造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精神的升华和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勇于反抗现实的黑暗,更需要坚守固有的善良,在污浊俗世中追寻属于自己的更高的精神境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