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对接成功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靖雯发布于:2022-11-03 10:25:44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梦天实验舱轴向长约17.9米 结构最大外径超过4米发射质量约23吨,由工作舱、载荷舱、 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参与空间站组合体管理,就此中国空间站太空三居室建成。请大家结合实际,谈谈梦天实验舱对接成功的意义。字数不少于40字,截止日期11月3日晚上10点。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肖淑芸发布于:2022-11-03 11:20:08
梦天实验舱转位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郑小珍发布于:2022-11-03 11:20:25
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路透社报道说,设计寿命至少为10年的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将是中国太空探索的一个里程碑。报道说,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在近10年内停止运行,如果它在未来几年退役,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的国际需求也会增加。(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迪发布于:2022-11-03 11:20:36
中国空间站的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已完成出厂前的所有研制工作,已抵达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系统任务正在有序开展。文昌发射场是我国国内唯一能够发射大型运载火箭的航天基地,对我国航天领域不断刷新自己的成就。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科技力量的强大和坚持不断创新的理念。(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孟子钰发布于:2022-11-03 11:21:00
长征五号B火箭采用了“零窗口”的发射技术,助推舱段精准入轨,开创了中国低温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的先河。而在壹专利上也有记录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技术的相关专利,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研究的这个“动力前置测控设备动力继电器机柜模块化冗余控制系统”,不仅满足多型号运载火箭发射,而且还能提高射前出现故障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应用在动力前置设备中或推广到其它单机产品(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怡发布于:2022-11-03 11:21:22
随着这次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即将完成建设,太空实验室将开始全面运行,随后进行的相关科学实验及其结果对于载人航天的未来非常重要。(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黄雨欣发布于:2022-11-03 11:21:29
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路透社报道说,设计寿命至少为10年的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将是中国太空探索的一个里程碑。报道说,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在近10年内停止运行,如果它在未来几年退役,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的国际需求也会增加。(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陈梦颖发布于:2022-11-03 11:21:40
此次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是我国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进行的第二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前夕,地面科技工作者与神舟十四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共同进行了天地沟通。(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崔雪婷发布于:2022-11-03 11:21:48
此次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交汇对接成功之后,我国航天员的活动范围将会大幅度增加。梦天实验舱主要会承担三大功能,第一是进行关键的设备备份,比如说信息管理主机以及控制计算机等等;第二点是充当自动货物起闸舱;第三点是在舱内和舱外空间展开一系列科学技术实验,而且此次梦天实验舱携带的八个科学实验柜将会和前面的两个舱室携手,进一步提升我国空间站的整体水平,而且会补足在材料和基础物理等领域上的研究条件。(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咏逍发布于:2022-11-03 11:21:57
逐梦空天!随着“梦天”实验舱icon的成功发射与成功对接,标志着我国“天宫”号空间站icon建设已经进入里程碑式的阶段! 2022年10月的最后一天,伴着午后明媚的阳光,“胖五icon”再次率队出征,成功将“梦天”实验舱送入预订轨道。在历经数个小时的飞行之后,在11月1日清晨“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成功对接。 从一无所有到望眼欲穿,从自力更生到引领超越,从忍气吞声到扬眉吐气,我们看到的是丰硕的成果,我们看不到的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艰辛与付出!祝贺他们,也祝贺祖国!(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杜诚诚发布于:2022-11-03 11:22:27
随着“梦天”试验舱的对接成功,“天宫”空间站基本型即将在轨全面建造完毕,即将迈入下一段征程。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制定中国空间站交会对接以及载荷装载等合作标准,后续有望将这些标准面向全球发布。未来,国外的航天器或者实验载荷,如果想与中国空间站开展合作,只要按照我国的标准来设计接口装置,确保它们航天器的安全性满足我国的要求,中国空间站始终都会是开放的平台。(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罗延丽发布于:2022-11-03 11:22:30
梦天实验舱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意义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这就代表我们现在已经建造了一个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中国空间站,而且这也代表了现在中国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航天体系,这里面包含了测控的能力以及地面支持的能力和回收厂的能力等(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邱茹芸发布于:2022-11-03 11:23:05
作为中国空间站第二个科学实验舱,也是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梦天实验舱将与空间站其他两舱实现控制、能源、信息、环境等功能的并网管理,共同支持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李茜桐发布于:2022-11-03 11:23:09
在此次任务中,航天精工研制的数以万计的高性能紧固件连接着各个结构,在减轻重量、提高耐高低温、抗疲劳等综合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这展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强大(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佳琪发布于:2022-11-03 11:23:20
梦天实验舱增加了一项新服务——支持在轨释放微小卫星。   实验舱上配置的微小卫星在轨释放机构,能够满足百公斤级微小卫星或者多个规格立方星的在轨释放需求。   航天员只需在舱内把立方星或微卫星填装到释放机构的“肚子”内,释放机构即可搭乘载荷转移机构将小卫星运送至舱外。出舱后,机械臂抓取释放机构,运动到指定的释放方向,释放机构就会像*一样,把小卫星弹射出去,实现在轨“放卫星”。(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安政怡发布于:2022-11-03 11:23:52
长征五号B火箭采用了“零窗口”的发射技术,助推舱段精准入轨,开创了中国低温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的先河。而在壹专利上也有记录运载火箭“零窗口”发射技术的相关专利,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研究的这个“动力前置测控设备动力继电器机柜模块化冗余控制系统”,不仅满足多型号运载火箭发射,而且还能提高射前出现故障的快速(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前进发布于:2022-11-03 11:24:04
正式开启我国空间站全面建造的揭幕,也是全面完成我国空间站建设、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之战,将为稳步推进我国空间站工程任务、打造国家太空实验室奠定坚实基础。(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罗亮发布于:2022-11-03 11:24:18
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可支持流体物理、材料科学、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试验项目,堪称“天宫”“梦工场”,里面不仅有全球首台空间光钟、制备材料的“八卦炉”,航天员还可以看到悬浮的球形火焰,开展更多“天地间见差异”的新实验,以地面上不可能的方式进入量子力学的奇异世界。此外,“梦天”还可以像“打*”一样在轨释放微小卫星。可以看出,我们的舱段设置,以后还是偏重功能化,专用化的。空间站作为太空独立空间,容积有限,合理规划才更合适。(外联部学习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唐钢燊发布于:2022-11-03 11:24:39
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四个舱段组成,舱体全长17.88米,直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跟北京地铁13号线列车的一节车厢差不多,是我国迄今为止重量最大的载荷。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四个舱段组成,舱体全长17.88米,直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跟北京地铁13号线列车的一节车厢差不多,是我国迄今为止重量最大的载荷。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四个舱段组成,舱体全长17.88米,直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跟北京地铁13号线列车的一节车厢差不多,是我国迄今为止重量最大的载荷。梦天实验舱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资源舱四个舱段组成,舱体全长17.88米,直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跟北京地铁13号线列车的一节车厢差不多,是我国迄今为止重量最大的载荷。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林暄发布于:2022-11-03 11:25:12
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之后空间站三舱形成" T "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而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将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这意味着航天员在轨迎接航天器会是中国空间站的常态。中国航天人将以专业、自信和豪迈,在太空刻下中国印记。 创新永不停歇、探索永不止步,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稳更远。(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李佳乐发布于:2022-11-03 11:25:30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无数先辈的努力和牺牲奉献换来的,在发展如此迅速的的现在,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更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解静文发布于:2022-11-03 11:25:43
自从梦天实验舱和空间站结合体对接成功,并且开启转体运行,就意味着我国的国际空间站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运作系统。(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杜莉发布于:2022-11-03 11:26:16
梦天实验舱已完成出厂前的所有研制工作,已抵达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各项系统任务正在有序开展。文昌发射场是我国国内唯一能够发射大型运载火箭的航天基地,对我国航天领域不断刷新自己的成就。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科技力量的强大和坚持不断创新的理念。(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王郦华发布于:2022-11-03 11:27:12
中国已成功地将梦天实验舱同其空间站对接,这在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航天强国的长期抱负中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报道认为,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律,实际上禁止中国航天员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此举促使北京开发自己独立的太空研究设施,随着2021年天和核心舱的发射,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这么做的国家。(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何鑫瑶发布于:2022-11-03 11:27:51
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将完成。载人航天事业,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对接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新里程碑的建立,希望中国航天在今后的研发部上可以越走越远(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罗佳丽发布于:2022-11-03 11:28:02
中国航天全面完成空间站建造任务的最后一步,也就是我们的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与在轨的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的组合体,完成最终的合体组装。伴随着梦天舱的合体,中国空间站也将全面建设完成,进入到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应用阶段,这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将全面完成,从而实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个跨越式发展!(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黎贤博发布于:2022-11-03 11:28:27
作为我国空间站首个具有货物气闸舱的舱段,梦天实验舱将为空间站开展舱外科学实验带来全新“体验”。 在没有货物气闸舱之前,一般是通过航天员“出舱带货”的方式进行舱内外货物的转移、安装,但这种方式往往会受到航天员出舱次数、载荷数量与大小的限制,且航天员频繁进行出舱活动还将面临空间环境中更为复杂的安全考验。因此,梦天实验舱货物气闸舱的应用,将为空间站后续开展各类舱外科学实验提供强大支持。(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郑涵发布于:2022-11-03 11:28:33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后续将按计划实施梦天实验舱转位 梦天实验舱将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三舱最终实现控制、能源信息、环境等功能的并网管理 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 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关注发展进程,与国家同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载人航天精神。(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胡鑫发布于:2022-11-03 11:28:46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苦苦追赶到挺起脊梁,是一代代航天人隐姓埋名、艰苦奋斗、持续努力的结果;中国航天人在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中,锻造培育了伟大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蕴含深厚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篇章。 (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孙子涵发布于:2022-11-03 11:30:55
 “一大群摄影爱好者、太空发烧友和观众在毗邻的海滩上观看了这次发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说,“许多人挥舞着中国国旗,穿着印有‘中国’字样的衣服,反映出强烈的国家自豪感。”(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芳序发布于:2022-11-03 11:31:02
转位期间,梦天实验舱先完成相关状态 设置,再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之后采用平 面转位方式经约一小时完成转位,与天和核 心舱节点舱侧向端口再次对接。今天下午,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梦天实验舱 梦天实验舱转位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 “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 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 一步。按计划,后续将 开展空间站组合体基本功能测试和评估。(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