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灾减灾日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靖雯发布于:2023-05-11 13:08:45
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科学意识和素质,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灾害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奠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请大家结合实际,根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谈谈自己的理解,字数不少于40字,截止日期2023年 5 月11 日晚22:00
点赞 (0) 回复
9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钱佳仪发布于:2023-05-11 14:07:30
防范灾害风险,没有旁观者,都是责任人,人人树立了防范灾害风险的意识,人人具备了防灾消灾基本技能,我们就能筑造起强大的防灾减灾铜墙铁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我们行稳致远地发展。防范灾害风险,人人有责,贵在让公民提高认识水平,掌握知识技能。(策划部学习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旭发布于:2023-05-11 14:07:31
受到洪水威胁时,一是转移避险。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或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教。当出现电闪雷鸣时,要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当火灾发生时,应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撤离;逃生时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宣传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雨芸发布于:2023-05-11 14:10:15
2008年5月12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秘书部学习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柳柳发布于:2023-05-11 14:11:03
在地震时,人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如躲到坚固的床或桌下、远离窗户、不要关门、不要滞留在床上、不要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要到楼梯去、不要去乘电梯等(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樊娜发布于:2023-05-11 14:12:52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歆发布于:2023-05-11 14:14:55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活动旨在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凌佳怡发布于:2023-05-11 14:18:57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外联部学习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崔雪婷发布于:2023-05-11 14:20:41
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政府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政府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常鑫涛发布于:2023-05-11 14:26:01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策划部学习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罗俊博发布于:2023-05-11 14:26:47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活动旨在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A(组织部学习)(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文静发布于:2023-05-11 14:30:44
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活动旨在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彭俊杰发布于:2023-05-11 14:35:39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提升国家防灾减灾的号召力。(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彭俊杰发布于:2023-05-11 14:36:57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提升国家防灾减灾的号召力。(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宫贺发布于:2023-05-11 14:37:24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策划部学习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薄爱雨发布于:2023-05-11 14:41:48
设立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日,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的关注,敦促各地区和政府以减少自然灾害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敦促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各种灾害的影响。在国际减灾十年期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胡浩鹏发布于:2023-05-11 14:50:20
自然灾害和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天敌。面对海啸、地震、台风和洪水,以及人为引起的火灾、虹桥倒塌等等。灾难的来临,人总是脆弱无助,眼睁睁看着鲜活的生命从身边离去。是坐以待毙,还是努力求生,幸运永远属于坚强不屈的人们。(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陈晓璐发布于:2023-05-11 14:50:53
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周永薪发布于:2023-05-11 14:52:04
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日当天采取了多种形z式开展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灾害常识、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借此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策划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新月发布于:2023-05-11 14:57:56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外联部学习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文清发布于:2023-05-11 15:03:08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刘思蕊发布于:2023-05-11 15:13:07
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熊宇轩发布于:2023-05-11 15:19:00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技术部学习)
用户头像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熊宇轩 2023-05-11 15:21:55

(组织部学习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黄文杰发布于:2023-05-11 15:20:54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张琦睿发布于:2023-05-11 15:39:22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让我们共同关注防灾减灾 树立风险意识 为自己、家人和朋友 构筑起一道抵御自然灾害的坚实防线(秘书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曾婧发布于:2023-05-11 15:52:31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技术部学习技术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罗延丽发布于:2023-05-11 16:03:52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李昌伟发布于:2023-05-11 16:10:00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外联部学习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孙久林发布于:2023-05-11 16:10:10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罗佳丽发布于:2023-05-11 16:29:50
地球上90%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造成的,这类地震称之为构造地震。此外,火山爆发可造成火山地震;洞穴坍塌可造成塌陷地震;水库蓄水可造成水库地震;人工爆破也可造成人工爆破地震,由于这些类型的地震数量少、能量小,形成的破坏程度也小,因此,我们要预防的主要是构造地震。(组织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路发布于:2023-05-11 17:27:39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外联部学习)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4 5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