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篇读后感

用户头像
来自广西师范大学-陶梅洁发布于:2022-11-17 18:44:23
第一章 《东方红》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和波澜壮阔的音乐舞蹈场面将旧中国沉重的苦难,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撒热血从事艰难的革命斗争完美地展现出来。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天安门的情景,蓬蓬勃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景象都深深地教育着我,鞭策着我。我从内心感到,这不仅是一场很好的歌舞,而且还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巨大史诗,是党领到下的四十多年革命斗争的缩影,是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赋予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青少年应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决不辜负先辈的期望,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第二章 江姐,是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精神化身。江姐对党无限忠诚,对敌人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同志血肉情深,她是党的骄傲,是人民的英雄。江姐身上所展现的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追求、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信念,具有永不过时的时代价值。她为了执行党的任务,把才出生的儿子寄养在别人家里,冒着生命危险投身党的事业,体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她与敌人斗智斗勇,不畏强权、敢于牺牲,“三九严寒无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如铁的信念追求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钢铁意志。正是有无数像江姐这样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事业,才有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第三章 红色娘子军主要讲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岛琼崖纵队女子特务连的事迹,主要表现主人公吴琼花不受地主南霸天的压迫,拼死反抗逃出牢笼,加入娘子军队伍与部队一起消灭南霸天,从奴隶成长为革命战士的故事。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历史的重压下,吴琼花从个人复仇到寻求阶级解放的故事表现出的是一个民族的反抗和崛起。而在这一时期,也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我们这一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沐在阳光中,对中华民族以往经历的苦与痛或许已经没有多少感同身受,但历史不可忘,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不能忘。如今,日子越是红火,祖国越是强大,我们就越应该感激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付出不懈努力与生命的可爱之人。 第四章 歌剧《沂蒙山》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保卫战为题材,讲述了海棠、林生、夏荷等在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的纠缠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不但生动展现了沂蒙山区群众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感人事迹,还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八百 里沂蒙大地党政军群“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历史风云。沂蒙精神诞生于沂蒙老区,发展于齐鲁大地,是山东人民代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 视察临沂时特别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