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仓库的红色热血
——记电影《八佰》
国庆,是为了庆祝战争胜利、中国共产党建国的日子。这个欢庆热闹的日子,却是我们万万千千的革命先烈们的热血与生命换来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勇敢的奋斗在第一战场,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前冲锋,只为换来祖国大陆的安宁。我们需要铭记历史,我们需要缅怀先烈,这种革命精神需要在现时代展现出来,去震颤人们的心灵——《八佰》,做到了。
《八佰》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性,且因其历史性浓厚,给人的震撼也就更加强烈。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的陆续进攻并攻占大场、江湾等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阵地。10月26日,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受命率官兵420余人留守闽北,掩护大部队撤退。他们进驻了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并对外声称八百人。他们以少敌多,打退敌人10余次疯狂进攻,史称“八百壮士守四行”。
该影片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电影,电影全片氛围感非常强烈,整部电影大多数时间是暗调为主,弥漫着战争的萧索气息。且其非常会运用色彩与光线的变化。四行仓库的旁边是一条河,电影中有一个缓慢拖动的全景,在河的这边,是逼仄灰暗的四行仓库,仓库破烂不堪。而在河的对岸是租界,光鲜亮丽至极。电影将“光明”与“黑暗”对立,形成了一个反讽,意味深长。四行仓库的守卫军笼罩在黑暗中,而租界里的人却依旧纸醉金迷。
影片中有一幕让我觉得印象深刻。守军收到了一面红旗,他们在一天早晨都站到了仓库的屋顶上,将那一面国旗缓缓升上。这也许是上海最后一面竖着的国旗——守军们对着国旗敬礼。这同时也是向全世界发出一个讯息:中国会抗战到底。士兵们对着国旗大声喊着:“中华不亡!”
此时的日军恼羞成怒,他们在此之前已经对仓库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但始终没有突破守军防线。于是,他们派来了战机,在空中对四行仓库的守军进行猛烈打击。守军们只有几架轻重机枪,这对战机毫无威胁,战机凭借着空中优势对守军进行射杀——也包括那面国旗。国旗在炮弹的打击下即将坠落时,守军们以身体去当作旗台,不畏敌人的枪林弹雨,一个又一个、前仆后继,将国旗死死护住。
敌机撤退了,倒下了很多士兵,但旗帜——也就是士兵们的信仰,没有倒下。
在这部电影中,像这样令人潸然泪下的场面有很多,比如陈树生背着*从仓库上一跃而下,*了敌人的武器;比如士兵们含着泪说:“娘,孩儿不孝……”
我是在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电影结束时,全场静默,仿佛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那种悲壮的氛围中久久无法回神。
电影没有花大笔墨去描绘战争的惨烈,而是将一半的时间去描绘守军士兵这些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也有父母妻儿,但他们却去坚持守护中国的尊严,这是一种爱国精神的凸显,将整片的氛围渲染至巅峰。
他们由个人,组成了“佰”。这是一群小人物的战争,是他们的觉醒。也是中国在那段黑暗的时间永不屈服的真实写照。这是一种小角度,但映射出了大全局。
电影的结局,是守军们奉命向英租界撤退的一个冲桥的画面。警察拦在英租界的桥的这边,但英租界的中国民众努力想冲破铁丝网,去救桥上的守军们。电影的最后镜头,给到了英租界的中国民众们的冲破铁丝网的手。那一只只手,迫切地从铁丝网中伸出去,象征着希冀。这是撤退,也是胜利,这是上海在失陷前的竭尽全力的一拼,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的铁血铮铮。
看现在繁华的中国,我想对这些守军说,看,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小教2班喻文婷
点赞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