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有感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李祉祎发布于:2022-09-22 09:17:34
在围城⾥的⼈想逃出来,城外的⼈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的愿望⼤多如此。也早有听过类似的话,但形容的浅显,绝没有如此深刻。 这本书真真正正是“读”完的,每逢对⽩,都要把⾃⼰安在⼈物⾓⾊上,附上⾓⾊的灵魂,将对话读出声,感受⾓⾊的情绪,时⽽亢奋,时⽽愤恨,情绪全然处于被动地位,被故事⾛向牵制。读到李梅亭,眼前⽴刻浮现出⼀副尖酸刻薄的嘴脸,读到赵⾟楣,君⼦坦荡荡、浩然正⽓等词马上跳出来成为标签,跟随着⼈物性格进⾏的⼈物对话,语⽓声调都要有所区别,读到⽅鸿渐与孙⼩姐吵架时恨不能拍桌⼦⼤喝⼀声以从⽓势上优先取胜,但是现实中⼜⼀壁将它作为反向的范例,认为婚姻中这样的拌嘴是万万不可的,单是⽓来是不怕的,就怕是要伤了⼼。 钱钟书先⽣的⽂字直击内⼼,⼈物细节的刻画太到位了,⼈⼼的⿊暗⾯曝光在⼀层黄纸之上,书中⼈物的⼩动作和坏⼼思让⼈讨厌的⽛痒痒,恨不能钻进书中揭穿他⾯具显露出其真⾯⽬来,使他⽆处遁形。在此之外也反省了⾃⼰。有时常想,⽣⽽为⼈,许多的⼩⼼思随着⼈情世故逐渐长成,依附着每个个体形成了⾃私的本质,⽆私便成为了⼈们舍弃本质中⾃私程度的量词,⼈⽣来本就⾃私,那么舍弃的多了,我们称它为⽆私,舍弃的少了,就称为⾃私,这本也⽆可厚⾮,毕竟也总有鸡汤来问,你不就是为⾃⼰⽽活吗?讲到这⾥就多说两句,有时觉得⾃⼰是个⽆私的⼈,有时觉得⾃⼰⼜好像很⾃私,偶尔觉得⾃私很好,认为⾃私的⼈活得快乐,⼜要鄙夷⾃⼰,你这想法真是⾃私,⾃私是每个⼈都拥有的属性,却总被拿来当做贬义词。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中时期,你我皆凡⼈,⽣在⼈世间呐,我们碌碌⼀⽣,不过终⽇奔波,间杂着琐碎的⽣活的吵闹与甜蜜。借⽤卢梭的话“⼈是⽣⽽⾃由,却⽆往不在枷锁之中。⾃以为是其他⼀切的主⼈的⼈,反⽽⽐其他⼀切更是奴⾪”。这枷锁与围城倒有异曲同⼯之妙,围城围住的怕远不⽌爱情与婚姻吧,围住的更是我们的⼈⽣吧,能够突破围城与枷锁去审视⾃⼰⼈⽣的⼈,像偶尔划过天空的流星⼀样稀有。我们要么从来不去想,要么安慰⾃⼰⼈⽣本来从来如此,要么转移重点到批评⼈家的⽑病,却实实在在很少去扛起镐头,去凿开围住⾃⼰的城或是打破⾃⼰的枷锁,当然,果真去做的话也不见得能凿开或是打碎,难融于社会倒是⼀定的了。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