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恐惧,战胜恐惧
寒假,面对疫情的不断爆发,看着新闻上不断上升的疑似、确诊、死亡病例数字,小区里出入的登记、测量体温,方圆几公里又出现疑似病例等等。一个个信息让我们无处躲藏。患病的危险和生命的不确定,本能的使大家感到恐惧和害怕。开学以后,这种恐惧也可能被带到校园中,怀疑身边的人是否安全,担心学校的保护措施是否安全到位,越想越害怕,怀疑自己是否生病,出现强迫洗手、换衣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无所适从等状况。
一、强迫行为
(一)情境:
我感觉空气中到处都是病毒,每天洗很多遍手,只要从外面回来一定要洗澡、换衣服。洗澡、洗衣服需要洗很久,还是觉得没有把病毒洗掉。
(二)回答:
1、接纳自己的强迫行为。接纳甚至悦纳自己的强迫行为,学会与强迫行为和平共处。我们要告诉自己,在这个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下,我们的确担忧害怕,会格外关注个人卫生,这是正常的,但自己的关注还是过度了。承认自己反应过度,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自己染病的可能。想洗手、洗澡、换衣服就去做,不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当行为被接纳时,行为就会随着认知的变化而改变。
2、理性评估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改变认知。用笔写下自己的担忧,并用客观的数据来理性评估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3、带着担忧转移注意力。带着会被病毒感染的担忧,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越投入越好。
二、疑病恐惧
(一)情境:
最近,我关注疫情相关信息,看到新闻上写的疑似病例的症状,开始觉得自己似乎也有相似的症状。越看信息,越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越发现自己也真的开始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的情况了。
(二)回答:
面对疫情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可能出现疑病症状,表现为对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特别敏感,时常会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当然要关注自己有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身体感受,这是再正常、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从这一点来看,疑病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它让我们关心身体,对自己负责,对身边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但是,疑病状态下,个体会放大身体的一些不适感,于是注意力更加聚焦于此,形成恶性循环。虽然理性上知道不必草木皆兵,但就是不能摆脱这种感受。
这时,需要客观看待自身身体状态,从已往的经验中去理解自己躯体症状的意义,以前是否就出现过此种躯体症状,自己到医院检查并无大碍?现在的躯体症状是否是以往经历过的那种反应?如果自身难以判断,可以寻求同学、老师、校医帮助自己。
1、调整心态。调整心态是国内外心理专家们公认的最有效的疑病症自我治疗方法。心理专家表示,有疑病行为的人普遍存在爱钻牛角尖,精神紧张,性格内向,固执好辩,胆小怕事,并且对自身特别专注,容易接受暗示的性格特点。当怀疑自己患病时,请查看自己是否受到暗示,并试着放松精神,调整心态。
2、移情他处。如果疑病行为者能够将注意力从自己的病情上转移出来,不过分地把自己的身体状况放在心上,可以使疑病行为减轻。
3、适当运动。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进行一些室内运动, 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有效缓解疑病行为。
4、寻求专业帮助。当自己无法解决时,寻求他人的帮助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欢迎拨打心理中心热线:0594-2675950,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