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日中医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徐军凤发布于:2023-09-10 18:59:08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随着各个朝代的发展,使得中医的理论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和发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帮强发布于:2023-09-10 19:02:25
祖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摸索, 逐渐的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几位丰富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陆怡发布于:2023-09-10 19:04:08
黄帝道:阴与阳相混杂,同时又与血气相混杂,病已经形成,刺治的方法应怎样? 岐伯说:刺治这样的病证,取其经隧刺之,并刺脉中营血和脉外卫气,同时还要观察病人形体的长短肥瘦和四时气候的不同,而采取或多或少或高或下的刺法。 黄帝又道:邪气已经和血气混杂,病形已成,阴阳失去平衡,这时补法和泻法怎样运用呢? 岐伯说:泻实的方法是在邪气盛时进针,使针与气一起入内,从而开放邪气外泄的门户。拔针时,要使气和针一同出来,精气不受伤,邪气就会消退。不闭塞针孔,让邪气出尽,这就要摇大针孔,从而通利邪气外出的道路,这就叫大泻。拔针时一定要急出其针,邪气才会退。 黄帝又问:补虚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岐伯说:拿着针先不要忙着针刺,必须定神定志。等待病人呼气时下针,呼气出而针入。这样,针孔四围紧密,使精气没有地方外泄。待气正实的时候迅速把针拔出,气入而针出。这样,针下的热气不能随针而出。堵住其散失之路,而邪气散去,人的精气就能保存了。总而言之,在针刺时,不论入针还是出针都要不失时机,使已得之气不致从针孔外泄散失,使未至之气能够引导而来,这就叫做补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杨晨曦发布于:2023-09-10 20:15:26
通过做一日中医视频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神奇的中草药,其功效,其禁忌。中药学是中医的一部分,对于中草药的了解,普及,可以更好的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进行食疗,例如天麻炖鸡等。中医学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着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