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学思想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杨艳平发布于:2022-10-16 22:34:16
第一,带着感情去学。 学习不是目的,学习也应当是最不具功利性的作为。钱理群教授曾对现在社会上特别是高校中一些现象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的大学在培养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不由得想到一位我很尊敬的人曾经说过的话:“我不是被收买的,我是被感动的。”什么最让人感动?我觉得是精神。精神是从哪里来的?是在党100年发展的历程中通过一个个事例提炼出来的。习总书记是个特别会讲故事的领导,他曾经在参加《复兴之路》时讲过“真理的味道有点甜”,是关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也在不同的场合讲过红军“半条被子”的故事,还有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故事。我记得在中学阶段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课文的标题叫《丰碑》,现在回想起来,这篇文章讲的就是习总书记所说的这个红军过雪山时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故事。当时年纪小,知识比较欠缺,我曾一度以为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是一篇文学创作品,即便如此,在当时的心智条件下,我都被这位军需处长感动得热泪盈眶,将这篇文章的标题和主要内容一直记在心里这么多年。正是因为我被深深感动了,所以将共产党人舍生忘死、舍己为人的精神刻在了心坎上。 第二,要带着兴趣去学。 习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由此我想到了,在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于学史的兴趣问题,我和先生、孩子也经常在一起探讨。我发现由于性别差异,男性在对党史的学习,特别是对战争史非常感兴趣,无论是战役的名称、参加战役的部队、部队的番号等都是耳熟能详,甚至连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某场战斗中用的什么武器、型号,都能如数家珍。对此,我是自叹不如。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我来讲,什么是能够激发我学习党史的兴趣点呢?通过学习,我觉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史。党的百年历史,从不同的维度来看,可以看作是一部英雄史,100年来涌现出许多伟大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从和专业契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法制史,建党10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看作是一部会议史,我们党通过一些重要会议的召开,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做出一个个伟大的决策。对于我来说,既可以纵向按时间线来学习,也可以横向按不同的脉络来学习,由此可以以点带面,从自己感兴趣,特别是自己熟知的领域拓展开来,进一步加深对党史全面的学习。比如,我比较关注法制史,大学里学过,有一定的基础,在党史学习中,就能以1950年5月1日施行的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为支点,去考察建国初期我们的国家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人民群众有哪些民主、法治的需求,我们的党面对这些问题又是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发散性学习,一下子使学习生动起来。 第三,要带着方法去学。 习总书记是个特别爱读书的人,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可见一斑。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里,习总书记一直坚持读书,他读非常多的书,其中史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在学习史书的时候,不是就一本书而读,而是会针对一个问题找不同的书来印证。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读书方法,我讲一个小例子。我们的必读书目《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对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讲得比较简明扼要。而法院的纠纷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由于土地承包经营的历史原因发生的纠纷,对此我本人对我国近年来的土地政策演变一直比较关注。在党史学习过程中,我就以简史为纲,自行查找了相关资料进行辅助学习,让我对我国的土地改革历史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也正确理解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读原文。前几日,我读了一篇文章,是毛主席在党的七大上所作报告的一部分,标题是《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报告里毛主席用词诙谐,接地气,讲“偷就是指抄袭,装就是‘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吹就是吹牛皮”,朴实的话语讲述着大智慧,让我们“要采取谨慎的态度,谦虚的态度,不要骄傲,不要急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些原文原著,是学习的重要源泉,是知识宝库。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杨艳平发布于:2022-10-16 22:34:37
说的好说的好说的好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