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三伏天的显著特点: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风速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俗话说“热在三伏”,这是一年中*的时段,并且今年的“三伏”长达四十天。今年由7月16日开始入伏,进入初伏时期,在7月26日开始为中伏并一直持续到8月14日,8月15日开始进入末伏,也就是三伏的尾声阶段,最终在8月25日出伏,结束漫长的三伏天。
为什么今年的三伏还没到就已经非常炎热了?因为受到各种气象条件的影响,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气温不一定出现在三伏,例如云南地区*的时期大约在5月,在南沙群岛地区三伏反而是全年相对比较凉快的时节,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末伏后还可能出现“秋老虎”,造成连续多日的高温。
南北三伏也大有不同,北方在三伏会开启“炙烤”模式,高温天气往往会持续5-7天,极端高温可能超过40℃,并且气温高,适度小,酷热指数低。南方在三伏会进入“桑拿”模式,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往往在20天以上,甚至达到35天左右,极端高温没有北方多,但空气湿度大,让人难以忍受。
在同样的温度下,南方的湿热高温比北方的干热高温更容易中暑。
点赞 (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