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林

用户头像
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陈奕嘉发布于:2022-08-27 21:09:58
张福林(1910年—1933年),化名张梦茹,生于原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西姑乡张家庄(今庞家镇赤张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读过几年私塾,而后又在陈户村读了两年小学。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因而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1928年春,张福林与其族侄张梦九一起到济南正谊中学读书,仅半年时间,因家庭困难,无力供应学费,他与侄子便双双离开了正谊中学,又考进了济南师范前期班(简称济南前师)。在济南师范读书期间,他经常读一些进步书籍,如《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这为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者奠定了思想基础。由于他思想进步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张福林在师范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党后,经常向在济南上学的老乡们宣传马列主义、讲革命道理,并介绍一些进步书籍,借以启迪同乡们的思想觉悟。他还经常按党组织的指示积极参加校外的革命活动,在工人、商贩、职员、农民中间进行革命宣传、联络和发展同志,利用飞行聚会、街头演讲和散发传单等形式扩大党的影响和发动群众。有时他奔走呼号于济南街头巷尾,张贴标语,散发传单,遭遇国民党军警搜捕,便把传单团成一个团吞下,化险为夷。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奉组织上派遣外出进行活动,四处串联同志,因此使他在学校里过分地暴露身份,加之济南师范党组织屡遭破坏,张福林在济南已很难存身了。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他于1930年夏离开了学校,从此成了革命职业活动家,为党的事业奔波于山东各地。 1932年春,张福林以中共山东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到鲁东视察工作,顺便回到博兴。他听取中共博兴县特别支部工作汇报,通过多方调查了解,认为成立博兴县委是必要的,且各方面的条件已经成熟。在请示省委后,中共博兴委员会于1932年3月20日正式成立。月底,他告别了父母、妻子,告别同志、告别乡亲,毅然踏上征途,接任共青团青岛市委书记职务。 1932年5月,因中共青岛四方支部组织委员高振东叛变革命,出卖了党的机密,张福林不幸被捕。1932年9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成立“济南军法会审委员会”,专门审理所谓的“青岛共产党案”。最终,原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祖晨、正在接任的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伟仁、青岛市委机关刊物《铁路工人》主编王常怡以及张福林四位同志被押往济南洛口刑场。在刑场上他们高唱《国际歌》,最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 四位烈士的遗体,被惨无人道的国民党反动军警推到了黄河里。烈士们的遗体随着滚滚的浪涛咆哮而去,他们高贵的品质、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奋进。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