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华,原名鲜国学,四川巴县人,1916年4月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家庭。幼年时期,父母去世,两个哥哥流散无踪,留下她一个孤女,寄居外祖母家。张之华的舅父以制线为业,全家辛苦劳动,勉强度日。1930年,小学毕业后,张之华以优良的成绩考入中学,终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帮助家里纺线,操持家务。
不久,年纪尚轻的张之华由舅舅作主,许配给表兄为妻。刚烈的张之华坚决不同意,她找到读书时认识的一名进步老师,在他的帮助下,离开家乡,到重庆职业学校读书。张之华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认真学习,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富有爱国热情的张之华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受党组织指派,张之华到川军服务团担任副团长,跟随川军开赴抗日前线。她积极向川军士兵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慰问前线将士,激励士气,鼓舞斗志。
1939年2月,中共中央东南局派遣张之华来到湖州,与顾玉良、彭林、徐洁身等人一起筹建中共浙西特委。
浙西特委建立后,张之华任特委委员、妇女部部长,主要负责留守机关。她常常跋涉于浙西崎岖的山路,深入基层,传达党的指示,发动群众,开展工作。其间,特委机关多次转移,她几乎每天要跑四五十里山路,顽强地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在此期间,她与顾玉良结为夫妇,共同为浙西抗战事业奔走。
1939年7月,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县召开。浙西特委书记顾玉良离开湖州,前往浙南开会。张之华留守浙西特委机关,一度主持特委工作,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当时,特委机关驻在莫干山庾村,人员少、任务重,张之华既当交通员,又做秘书,还管“家务”,是浙西特委机关名副其实的“当家人”。她工作干练,作风泼辣,整个特委机关在她的组织下,呈现团结、严肃、活泼的局面。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逆流加剧,浙西抗战形势更趋恶劣。为适应斗争需要,张之华转移至长兴和平,租了一间民房,以经商为名,继续掩护浙西特委机关开展活动。
是年夏,经苏中局批准,上级党委调整浙西党组织及管辖范围,以京杭国道为界,将浙西特委分设为浙西、浙西北两个特委。浙西特委由顾玉良任书记,张之华为委员,辖路西片的长兴县委、武(康)德(清)县委、安吉县委等党组织。
浙西特委分设后,抗战形势继续恶化,由于身份暴露的干部撤离,长兴的党员数量大幅度减少,张之华不惧危险,会同长兴县委,重点加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发展工作,使长兴的党员数量恢复发展,增加到100余名。但是到了下半年,在长兴和平的浙西特委机关遭到破坏,多名特委委员和党员被捕。在此形势下,上级决定撤销浙西特委,撤离大部分党员。
1942年初,张之华撤往苏南,到达太滆地委所在的宜兴,随即被任命为地委施教团团长,分管党训班和宣传工作。她在工作中善于团结同志,对落后或犯错误的同志,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耐心帮助,使受批评的同志心悦诚服。她特别善于做妇女工作,当地妇女群众都喜欢到识字班听她讲课。
1942年5月底,施教团举办的党训班在宜兴闸口的一个祠堂内开学,40余名党员参训。张之华不仅负责备课、讲课,而且还承担安排学员生活、训练等工作。
6月4日凌晨,在党训班40余名学员熟睡之际,一声枪响打破黎明的宁静。千余名“扫荡”的日伪军突然包围宜兴闸口,妄图一举消灭太滆地委机关。张之华率领40余名学员分散隐蔽,途中溺水牺牲,献出年仅26岁的生命。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