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社会实践参与者的思想意识大多积极、健康、向上,但困惑和矛盾也不少,而且经常可见为力、图利”的倾向,可见现在许多学生的初衷并不那么美好:或为加分、或为美名,甚至只把社会实践当成是一张镀金的名片。我曾经就听过这样一个荒诞的文章写照:某人曾想找一位同学叙旧,但被告知他去社服务,刚想离去却不想只片刻工夫便见他打道回府,问其原因,答曰老师要求服务结束后必须盖章证月,而社区服务中心负责盖章者不在,于是他们决定今天先不活动,等盖章者回来再说。我看完文章实在号然,难道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的动力仅仅是一个公章、一纸证明吗?或者说,只是把社会实践当展示自己“品德高尚”的工具,当没有观众时,就宁可不做。如此,岂不偏离了实践的初衷?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曾几何时,雷锋的奉献成了一种交易?本应真诚的实践服务蒙上了市侩的阴影?如,我们的实践、我们的服务,只为了搏名,只为了利己,那么,我们的道德、我们的付出,除去这些伪的假象,还能剩下什么?更何况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其目的本是为了促使学生通过社会大课堂,不仅学到本领,而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应以实践为重,道德为先。如果只为弄虚作假,那就完全违背了初与本意。与其怀有私利目的地碌碌无为何不如真心实意地报名,踏踏实实地做好,把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当成自己喜欢背负的责任而不是镀金石呢?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