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5

用户头像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王仁锆发布于:2022-08-21 15:08:40

5.水电路树建设带来幸福感: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流长乡的基础工程建设中得到了极大体现。为了让全 乡3.9万百姓不因路失了富,该乡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强了乡村公路的修筑工作,近几年来,共修筑硬化了30公里公路,方便了2万余人的出行,使他们可以大踏步走出去富起来;有路还得有树,为了实现公路树成景,河堤绿成行,农田林成网,村子树遮房的美景,打造一个林茂竹翠,水碧天蓝的魅力新苏桥,该乡积极响应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全乡共植树造林6200亩,各类树木10万株,初步实现绿化率63%,为该乡在201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打下了坚实基础。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看到一个绿色迷人的新型乡镇;电网建设一直是流长乡的短板,不过,随着今年建立的青云35千伏变电站,全乡近4万百姓的生产生活用电将得到切实保障,辖区企业更是因此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变电站的建立也为该乡硬件能力建设加分不少,增强了吸引外资的能力,假以时日,将能实现经济质的飞跃。

  群众利益无小事,如何尽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流长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课题。截至目前,流长乡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首批资金200万建设自来水厂,后续资金也将陆续到位。预计明年底将完工的自来水厂能切实解决2万余群众的饮水问题,把清流带进百姓家,把健康留在百姓家。

6.垃圾分类处理营造舒适感:

  垃圾处理高质高效,房前屋后整洁干净,乡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了打造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流长乡全面贯彻落实县委政府提出的农村垃圾“两分三回一处理”政策,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问题。

  作为国家级扶助乡,该乡努力克服经费困难,按照“政府补助、农民自助、部门扶助、社会赞助”的思路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参与、各方联动的作用,动员和引导社会成功人士、企业团体投资投物支持家乡农村清洁工程,确保这一惠民利国的工作得以顺 利开展。此外,乡民政所还优先将农村低保对象,低保户或五保户聘为保洁员,既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又确保了保洁工作的质量。

  今年,该乡选取了乡政府所在地当下村和新农村建设点流长乡作为试点先行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工作,并计划于2010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成功经验向全乡推广,力争2011年至2013年,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的目标,全面打造洁净卫生、舒适环保的新苏桥。
  总结: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作为典型乡区乡镇,农村经济在粮烟支柱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经调查表明,制约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将农村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从而为中国现代化打造牢固的农村基础,只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重意义。在此基础上,9亿农民实践着的“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可能使新农村建设战略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即转换为对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的寻找,转换为对中国传统文明伟大复兴的寻求。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根本途径,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同时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我们应该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会越来越好。同时我们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精英,更应该肩负起这份责任,积极地投入到建设新农村的大潮中,为新农村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