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看《抗大抗大》1-7集有感
《抗大抗大》讲述了真实还原了国防大学建立初期的面貌和发展壮大的进程,带我们了解那段厚重的历史,汲取宝贵的经验与向上的力量。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了解到了,在那个时代,有这样一批青年,他们为了民族复兴,为了救国存亡,克服艰苦的条件,以满山遍野的窑洞作教室,孜孜不倦地学习先进思想,培养自己的军事素养,走上一条光荣的道路。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理想,抛弃所有,背井离乡,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他们同我们一样不过十几二十岁的年纪,却先天下之忧而忧,毅然决然地承担起世界人类的解放,国家的兴亡的责任。在教导中,他们坚定了“一定要跟党走”的信念,民族的觉醒变成了阶级的觉悟。虽然条件困苦,他们却始终沉浸在蓬勃乐观的革命氛围中,即使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窑洞大学里依然充满向上的生命力。
在那个放飞激情的岁月,年轻的抗大人没在延安学习多久,便将要离开这个给他们施以红色洗礼的边城,奔赴祖国苦难深重的地方,凭自己的勇气,去塑造这个国家的历史。他们深入敌后办学,一边亲身经历战争的残酷,与敌人做生死搏斗,一边还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军事能力。这一集最令我印象深刻事迹就是,在深入敌后办学的日子里,有一次敌人抓捕了城里的百姓和学生,让百姓们互相指认隐匿在其中的抗大学子。但即使是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也没有一个人背叛出卖,回答他们的只有沉默。正如老抗大学生们所言,当时人民和军队是鱼水关系,互相信任,互相依赖,这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咱们党最大的优越性中“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窑洞大学的建立是目光长远的举措,功在千秋。它的存在,不仅在当时大大提高了全军全党的文化素养与军事力量,也为后续的新中国培养了很多军队人才,例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举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的张积慧,还有共歼灭敌军四家*的刘玉堤,等待。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至今依然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样还有很多女性角色,她们克服了更多身体上的困难,在残酷的战斗中发光发热,演绎出令人们赞叹的生命礼赞。
国防大学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作为教育仿真,是一种最好的精神传承。
二、观看《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1-5集有感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回顾中国的*研制与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进程,处处都有这位传奇人物的身影。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这部记录片带我们去了解了钱学森的艰难与信念,抉择与理想。提到这位科学家,就不得不提他人生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两段时光——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祖国科技事业,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渥的生活,遭受了美国军方的残酷折磨,耗时整整五年,才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我对他在离开美国前的这句话印象很深——“我将尽我所能,帮助中国人民建立一个幸福而又尊严的国度!”这充分反映了他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人民的关怀和对于科技事业的决心与信心,在此后的人生中,他也一直牢记于心,用实际行动践守诺言。我敬佩钱老,敬佩他的归国决心,不仅自己身先士卒,还发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了郭永怀等一大批有为的知识分子回国;我敬佩他淡泊名利,潜心科研,把“被贬职”当作一件好事情;我敬佩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认真倾听青年人的意见,不因权威而有所怀疑;我敬佩他内心强大,坚守信念,勇于承担责任,不畏失败,坚持不懈……
长箭乘东风,曙光破苍穹,在钱老和众多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陆续完成了运载火箭,*,卫星等科研项目的突破,它们托举起了中国人的梦想,飞向更加遥远的太空。这是一段关于爱和牺牲的记忆,更是用心血和生命铸就的传奇!有人说:“如果说把解放军比作雄鹰,那么钱学森就给解放军扎上了翅膀,把解放军比作雄狮,那么钱学森就给解放军上上了钢牙利齿。”的确,如今我们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每当火箭腾空而起的瞬间,我们便会想起在那个没有先例,一片空白的年代,我们的科研工作者蹒跚却又勇敢地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凭借着强大的信念和坚定的决心,走过了最艰苦的那十年。他们开创的事业,已定格为中国人向浩瀚宇宙不断前进的光荣起点。我们也将永远牢记钱学森——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巨匠,“两弹一星”元勋,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他启程回国时的诺言,“建设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