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1:创业sy1801班郭非然观后感

用户头像
来自厦门大学-郭非然发布于:2022-05-27 20:40:50
一、观看《抗大抗大》1-7集有感 在本期预备党员培训班上,我观看了《抗大抗大》1-7集,感受颇深。 通过阅读相关背景资料,我了解到,抗大的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红军随党中央、中央军委移驻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培育军事干部的摇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抗大形成了著名的的“抗大精神”:听党指挥、忧国忧民的革命必胜精神;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躬行实践、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抗大精神是红色的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和未来,我们都应该用心感悟,认真学习。 通过这部200位抗大老人的“口述”,我仿佛走进了他们那个年代,感受他们经历的苦难,我开始反省当下自己的生活。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享有比前辈更丰富的物质资源与精神文化资源,我们在明堂宽敞的教室里学习,在温馨舒适的寝室中休息,拥有操场、游泳馆、排球场等丰富的体育基础设施,拥有具备国际视野、循循善诱的老师们,拥有他们梦寐以求却遥不可及的一切,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荒废时光,没有理由自怨自艾,没有理由奢求更多,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更应该懂得奋进,更应该懂得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在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上,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建设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二、观看《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1-5集有感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看完整部纪录片,钱学森这句话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小时候对于钱学森的印象停留在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当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的“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句话,钱老作为公费留学生,身在美国,却时刻心系祖国,为了回到祖国经历了千难万苦,他浓烈的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一直令我动容。但现在,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于钱学森,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遭到美国的软禁与迫害中,钱学森历经千难万险回到祖国,毅然选择了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国防工业体系中最难的火箭和*领域。他积极参与我国火箭和空间事业的规划和组建工作,还为我国留下了大批人才,在他的贡献下,中国*、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同时钱老也是亲力亲为的典范,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扎根大漠边疆几十年,最终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航天火箭、两弹结合及卫星发射等一系列重大成就,成为我国火箭*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像一根*,自愿消耗自己,为我们国家解锁了航天,系统工程,发射技术,空气动力等等科技,其丰功伟绩镌刻史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张德来发布于:2022-06-05 16:46:11

收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